西南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李永強:深入弘揚教育家精神 全力造就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9 09:05:02
來源:新華網

西南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李永強:深入弘揚教育家精神 全力造就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

字體:

  教育強國建設新征程上,為進一步助力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師生涯全過程,並轉化為廣大教師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教育部教師工作司聯合人民網、新華網、學習強國&&共同開展策劃,推出“教育家精神萬里行”訪談欄目,邀請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和一線教師深入研討、分享感悟,共同書寫好新時代的“強師答卷”。

  近日,西南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李永強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全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為加快建設財經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提供堅強支撐。

  問題: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對高校教師弘揚教育家精神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學校在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方面有哪些創新舉措?

  李永強:高校是科教興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交匯點,教師隊伍是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力量。在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新征程上,高校教師承擔着重要使命,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是發揮高等教育在教育強國建設中龍頭引領作用的關鍵之舉。教育家精神根植於中國厚重的“師道”傳統,將新時代教師隊伍的共同價值和廣大教師弘道育人的使命凝練昇華,既回答了師者“為何”的價值指向,也指明了師者“何為”的行動方向,高校教師應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堅定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勤修言為士則、行為世范的道德情操,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師風水平;培養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謹懷樂教愛生、甘於奉獻的仁愛之心,持續提升學科素養和育人能力;以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態度潛心科研,堅持“四個面向”,推動高校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邁上新&階;繼承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以文化為載體,在國際舞&上展現中國風采、傳播中國聲音。

  學校堅持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讓最優秀的學者培養最優秀的學生,努力建設一個名師薈萃、英才輩出的西財。一是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入實施“創新理論鑄魂工程”,精心制定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年度計劃,定期編發理論學習參考資料,統籌用好常態化理論學習方式,開展青年教師理論學習小組、教師理論學習讀書班等活動,切實把黨的創新理論內化為教師精神養分、奮進動力、工作能力。打造紅色主題教育、“知行天下”社會實踐計劃等教師思政教育品牌,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參加革命傳統教育、國情社情考察、社會實踐鍛煉,引導教師在學思踐悟中牢記初心使命,厚植家國情懷。

  二是涵養高尚師德師風。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完善師德師風建設制度體系,健全教育、宣傳、考核、監督、獎勵、懲處全鏈條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從嚴落實“一票否決”制。常態化推進師德培育涵養、師德專題教育、師德集中學習教育等,將每年9月定為學校“師德師風建設月”,把師德規範學習與教育家精神涵養納入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和各類培訓的重要內容,開展“師德大講堂”、職業道德大討論、案例警示教育等主題活動。以百年校慶為契機,挖掘校史中的教育家精神,舉辦謝霖會計思想學術研討會、劉詩白學術思想研討會等,傳承弘揚西財名師大家的道德境界和治學風範。

  三是提升教師學科素養。學校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凝練重大學科問題,打破學科、院係壁壘組建創新團隊,建好科技創新基礎設施、資源庫、國家産教融合創新&&,促進教師學術研究範式變革和學術素養提升。深入實施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升計劃”“學術創新能力提升計劃”“數字素養提升計劃”“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計劃”等,着力提升教師育人水平和創新能力。大力支持教師積極參與國際科研交流合作,建好學科創新引智基地,打造高水平的國際會議、學術期刊,促進教師廣泛深入聯結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問題: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深化教師管理評價改革是重要環節,學校有哪些經驗舉措,以更好激發教師隊伍創新能力和活力?

  李永強:西南財經大學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工作頂層設計,健全教師發展支持服務體系,深化教師評價體系改革,營造尊重知識、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優良生態,全力打造一支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

  一是突出強化人才引領發展理念,打造一流人才集聚高地。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突出“高精尖缺”鮮明導向,以更大力度和創新機制集聚一批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具有國際學術影響力的戰略科學家、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根據不同學科發展狀況明確差異化人才引進標準,優化引才工作流程和聯動機制,升級“光華英才工程”和“光華博士後計劃”,更好發揮其在人才引育和團隊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支持高層次人才跨學科、跨學院組建科研創新團隊,提升以才引才育才效能,建立引育優秀人才獎勵制度,提升一流人才集聚效應。

  二是全面優化發展支持服務體系,加大優秀教師培育力度。統籌專任教師、輔導員、黨政管理人員三支隊伍,完善貫通規劃、培養、評估、改進全過程的教師職業發展規劃工作長效機制,構建符合各類人員職業特點、發展需求、成長規律的發展支持體系。強化各學科人才梯隊建設,遴選優秀青年教師前往國內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開展訪學進修,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提升服務人才的精準度和實效性,為各類人才潛心教書育人、靜心治學問道、傾心奉獻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環境。

  三是深化教師評價體系改革,加快構建西財特色教師評價體系。強化師德師風第一標準,統籌推進教師成果認定、聘期考核、職稱評審、崗位聘任等制度一體改革,進一步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評價體系。優化成果綜合認定及評價機制,修訂教師成果認定辦法,將學科貢獻和崗位貢獻作為重要依據,提高教學實績和導學實效所佔比重,鼓勵教師聚焦基礎理論創新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開展長期研究。強化分類評價,突出代表性成果和同行專家評價,優化急需緊缺人才和高層次人才評價指標體系,鼓勵支持各類人才高質量特色化發展。

  問題:當前,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等新技術對教育變革産生廣泛影響。在全面推進數字化賦能教師隊伍建設過程中,學校主要推出了哪些舉措?

 李永強:西南財經大學主動適應教育數字化趨勢,堅持將數智轉型作為推動發展範式變革的戰略方向和核心引擎,着力建設“數智西財”,推動數智化新技術與教師能力建設深度融合,以素養提升為核心、綜合應用為關鍵、&&設施為支撐系統構建了“能力-應用-資源”三位一體的教師隊伍建設支持體系。

  一是着力強化教師數智化素養提升。學校秉持數智思維與數智能力並重的理念,構建分層分類的教師數智化素養培養體系。面向全體教師,持續開展數字技術賦能教學專題培訓,推進數智化導師發展中心建設,助力教師數智素養與育人能力不斷提升。依託學科交叉背景下的大團隊協作模式,開展學科大語言模型構建與應用研究,促進教師在數據處理能力、算法優化能力、人機協同能力以及基於大模型的工程應用能力等方面實現全面提升。

  二是全力推動教師數智化綜合應用。學校組織教師團隊打造財經學科教育大模型,推動人才培養模式、課程教學範式、綜合評價體系向數智化轉型升級,以強大的技術創新與應用能力,為構建優質教育體系築牢堅實的數智根基。學校聚焦産業數字化和數字産業化的基礎理論及技術創新難題,優化建設數字經濟與交叉科學創新研究院,激勵教師開展交叉學科項目建設,推動科學研究範式發生深刻變革,促進社會科學學科與理工學科的協同創新與融合發展。學校教師正在會計教育大模型、應用經濟學大模型等財經數智底座建設,基於大模型多模態處理的複雜財經問題攻堅,聚焦智能金融、四川“智改數轉”重大應用等領域持續開展創新探索。學校正深化“新財經”建設,引領教師將個人成長融入服務國家戰略的宏大事業,着力鍛造一支能引領數字化智能化潮流的卓越教師隊伍。

  三是精心打造數智化&&設施。學校加快算力中心、數據中心、人工智能能力中心和理工實驗室等關鍵基礎設施建設,依託學校大數據資源,構建自主可控的數據集。同時,加快智慧教育&&、智慧教室、智慧導師發展中心的建設步伐,對課程、教材、案例、競賽、實踐項目等教學要素進行數智化改造。此外,加強先進工具&&供應,為教師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等工作的數智化升級提供堅實保障。

【糾錯】 【責任編輯: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