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團隊遠赴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與大理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團隊共同開展“‘智繪鄉村 翼起同行’無人機公益科普賦能鄉村振興”活動。此次活動旨在通過無人機技術普及與應用,助力低空經濟發展和智慧農業建設,為地方培養一批懂技術、會操作的“鄉土飛手”。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廟街鎮阿朵村是一個具有三百餘年歷史的彝族傳統村落。“阿朵”在彝語中意為“火”,象徵着村寨的活力與熱情。2013年,該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近年來,阿朵村積極探索“政府主導+村民主體+市場參與+團隊運作”的發展模式,通過引入專業運營團隊打造“永續旅居”項目,盤活古村資源,推動鄉村振興。
寧靜古樸的彝族村落
在此背景下,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與大理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充分發揮各自專業優勢,組織學生聯合開展無人機航拍與3D建模工作。同學們操作無人機對阿朵村的古建築群、農田生態系統進行了高精度數據採集,為古村落保護、文化傳承和生態農業發展提供重要數據支持。
活動期間,團隊前往大倉鎮小河村,面向當地村民和鄉村創業者舉辦了一場無人機技術公益培訓。在小河村村委會議室,近80名學員積極參與。大理農林職業技術學院24級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王晨和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24級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陳孜航兩位同學先後就“無人機:飛向生活的智能科技”和“無人機賦能鄉村振興”為主題,系統講解了無人機的類型、功能及其在鄉村振興中的多元應用。
大理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師生現場指導村民實操無人機
培訓不僅注重理論傳授,更強調實際操作。團隊成員現場演示了無人機的基本操控技巧,如遙控器舵面操作、電池維護與安全存儲等關鍵技能,並指導部分村民親自體驗飛行操作,極大激發了大家的學習熱情。
現場互動頻繁,學員們圍繞無人機執照考取政策、購置補貼申請、植保技術要點等實際問題踴躍提問,團隊成員一一給予詳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