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經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馬海濤:教育家精神與數字化技術雙輪驅動 鑄就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29 10:25:30
來源:新華網

中央財經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馬海濤:教育家精神與數字化技術雙輪驅動 鑄就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

字體:

教育強國建設新征程上,為進一步助力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師生涯全過程,並轉化為廣大教師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教育部教師工作司聯合人民網、新華網、學習強國&&共同開展策劃,推出“教育家精神萬里行”訪談欄目,邀請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和一線教師深入研討、分享感悟,共同書寫好新時代的“強師答卷”。

近日,中央財經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馬海濤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系統闡釋了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對高校教師提出的時代要求,同時詳細介紹了學校在弘揚教育家精神、深化教師管理評價改革以及數字化賦能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的創新舉措。

問題: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對高校教師弘揚教育家精神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學校在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方面有哪些創新舉措?

馬海濤:新時代以來,“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作為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方面,賦予了教師“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大先生”、“經師”與“人師”的統一者等崇高使命,為教育家精神的提出築牢了堅實根基。教育家精神是“兩個結合”在教育領域的創新運用和生動體現,蘊含着豐富的時代內涵,為新時代培養人民教師、辦學治校注入了磅礡動力。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建設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對於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助推教育強國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作為新中國中央人民政府直接創辦的第一所新型財經院校,中央財經大學始終堅守“立德樹人財經報國”初心,堅持人才強校戰略,積極推動教育家精神落地生根,緊扣偉大事業的戰略需要,着力構建中國卓越金融人才培養體系。

在政治引領中傳承教育家精神。堅持抓牢“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培育工程,發揮黨支部書記“頭雁效應”,構建“一二三”教師思政工作體系,實施“紅色賦能”三大品牌工程,一體化推動教師思想政治、師德師風、育人本領的整體性躍升。

在宣傳教育中涵養教育家精神。深度開展中財大溯源研究,全面梳理校史中的紅色脈絡。創排原創大師劇《姜維壯》;建設中國科協“高山景行”學風涵養工作室;開展“口述校史”學人訪談;校史校情教育突破時空限制,進樓宇、進課堂、進網絡、進新媒體;構建感動中財、學人中財、先鋒中財、榜樣中財、凡星中財“五型中財”榜樣育人體系;推出“我與中財·十載之約”“桃李花開·致敬師者”等尊師重教系列專題。以老一輩中財大學人、“啟智潤心”大先生、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躬耕教壇數十載的全國教學名師、初心如磐的援疆援藏幹部等學人群像,涵養具有高度引領力、凝聚力、輻射力,從內到外、由此及彼、從潛移默化到行動自覺的立德樹人新生態。

在素養提升中歷練教育家精神。實施“621”人才工程,建設全周期多層次立體化的人才培育體系。積極推動以實踐教學為主題的“大思政課”綜合改革,開展“啟航、引航、領航”三大教師綜合能力提升培訓項目。着力拓展師資隊伍國際視野,舉辦“全球財經論壇”,發起成立中外財經教育聯盟,加快推進中國特色經濟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深化教師評價體系改革,努力實現內涵式發展。

問題: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深化教師管理評價改革是重要環節,學校有哪些經驗舉措,以更好激發教師隊伍創新能力和活力?

馬海濤:建立科學評價體系,深化教師管理評價改革。一是加快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在教師職稱評聘、聘期考核、人才項目遴選推薦、評優獎勵等工作中,通過代表作和同行評價制度,重點評價學術貢獻、社會貢獻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情況。實施校外同行專家評審制度,優化申請人述職匯報環節,根據不同學科、不同領域,設立不同的評價標準,形成有利於人才潛心研究和創新的評價制度。二是科學制定職稱評價標準,繼續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堅持品德、能力、業績導向,堅決破除“五唯”傾向。將師德表現作為職稱評審的首要條件,突出教育教學實績,改進教師科研評價。拓寬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優化破格提拔機制,對業績顯著、貢獻突出的青年人才單設晉陞通道,充分激發專業技術人才創新活力;對引進的海外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人才晉陞職稱實行“一事一議”、“一人一策”。三是健全教師崗位聘用制度,深入實施《中央財經大學專任教師崗位設置與聘用辦法》,開展專任教師崗位分類分級聘用改革,實施崗位聘期制管理。針對不同崗位,設置不同的考核標準,建立以能力為導向的崗位聘任制度和考核評價體系,形成正向的崗位競爭機制。對新進教師全面實施長聘教職制度,落實《中央財經大學長聘教職聘任與管理辦法(試行)》,新教師入職後簽訂個性化的聘期合同,預聘期一般為3年,兩個預聘期屆滿後,經長聘教職評估合格轉入常任軌,逐步打破各類年薪制人員的身份藩籬,實現統一管理。

問題:當前,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等新技術對教育變革産生廣泛影響。在全面推進數字化賦能教師隊伍建設中,學校主要推出了哪些舉措?

馬海濤:為貫徹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主動應對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對教育變革的影響,中央財經大學專門成立了“數字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和專項工作組”,制定實施了“數字教育工作方案”,並對全面推進數字化賦能教師隊伍建設進行了專門部署,制定了系列工作舉措。

一是成立“提升教師數字素養專項工作組”,將教師數字素養能力建設與人工智能應用能力提升納入學校戰略規劃,由數字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和整體推進,專項工作組負責具體落實,形成了職責明確、協同聯動的工作機制。

二是制定“教師數字素養提升專項研修方案”,構建“基礎知識技術-教學應用融合-數字研究創新”的系統性培訓體系。具體包括:構建“校院分層+教師自選”課程體系,由學校統籌提供基礎課程群,院係結合學科專業特色舉辦AI賦能活動,供全校教師自主選學;探索“教師自學+交流融合”成長方式,建立線上自主研修與線下場景化實踐雙軌並行的學習機制;建立“學分管理+學院&賬”保障機制,建立學分管理、&賬追蹤、動態優化的培訓工作管理模式,強動力、促落實、保質量,建立覆蓋全流程的質量保障體系。統籌相關部門“分層推進、分類施訓”,共同推動學校教師積極擁抱數智技術、促進教育教學模式轉型升級,為高質量人才培養奠定基礎。

三是舉辦“數字化及AI應用技能專題工作坊”,以構建智能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為目標,通過一線教師經驗分享會的方式,定期舉辦專題工作坊,2025年已開展活動兩期,分別以“AI賦能學生工作”、“善用AI工具賦能工作學習生活”為主題。未來將進一步豐富培訓內容和主題,提高工作坊的吸引力,進一步激發教師數字化應用的內生動力,多措並舉全面推進數字化賦能教師隊伍建設。

 

【糾錯】 【責任編輯:岳祥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