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19日電 日前,清華大學自強書院院長姚強做客2025新華網高考情報局,為考生和家長介紹自強書院的招生計劃人才培養模式等情況。
Q1:請您介紹一下清華大學自強書院的成立背景。
一方面高等教育進入新發展階段,對教育教學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能源轉型,比如從化石燃料主導邁向以實現“雙碳”為目標的可再生能源主導的新階段,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清華大學自強書院應運而生,專注於培養能源領域戰略引領者與變革驅動者。
Q2:自強書院如何通過書院制教育及特色人才培養模式應對能源領域全面發展需求?
自強書院的設置是非常有特色的,它是清華眾多書院中,以智慧能源為培養方向的獨特書院。
與以往幾個集中的大油氣田、大煤礦和大電廠基本上就可以滿足需求的模式不同,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時間和空間分佈極其不均,變得非常分散、多元且有不確定性,這種變化使能源系統的設計、控制與集成等都變得非常複雜。以人工智能為核心工具的智慧能源技術,憑藉其龐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和多能源交融特性,可以為這一問題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
以前我們的專業設置的非常窄,即使是能源這一領域全國就有近百個細分專業,比如從化石能源的開採到轉化再到各種利用形式,形成了一個複雜的專業體系。同時,按專業劃分培養學生,相關學科之間缺乏交融。為此,自強書院整合了清華大學能源相關各專業和學科的優勢,邀請各專業教師融入書院,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培養方案。對於所有同學而言,全面了解各類能源的基本特性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在某一個領域深入研究或者技術創新同時,實現良好的知識和技術融合。
Q3:自強書院在整體定位和人才培養方向上,具有哪些獨特之處?
自強書院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着重培養在智慧能源領域的通才。自強書院希望學生能夠樹立“大能源觀”,以便在未來,如研究生階段,能夠在多個領域實現新的突破。
自強書院的特色在於其引領性、系統性和融合性。人工智能的發展對社會經濟各領域,包括能源領域,都産生了深遠影響。能源領域一項技術的開發,從基礎研究、關鍵技術開發再到工程示範,一直到應用階段需要10多年的時間,但人工智能有望大幅縮短這些時間,自強書院重視學生人工智能素養的培養。同時,自強書院更注重培養學生的適應和轉換能力,無論是專業還是職業的轉換,書院致力於迅速為學生提供這些能力,以應對未來社會的快速變化。
Q4:書院實施多學院協同育人機制,打破傳統學科壁壘,這在實際操作中是如何實現的?
書院負責全面的人才培養,從方案制定到課程設置,再到培養環節,均在書院內完成。書院會在全校範圍內尋找優秀教師授課。自強書院為一年級新生新增了兩門新課程:能源導論和能源經濟導論。原先,學生可能只關注某一具體能源技術,缺乏對能源整體的了解。自強書院期望學生能全面感受和認識能源領域,並掌握基本判別方法、思辨能力,同時增加經濟維度考量技術選擇與創新,這些舉措對打破學科壁壘至關重要。
同時,我們十分注重書院與院係協同育人,發揮各自的優勢。院係在某些領域擁有深厚的研究背景和出色的學科基礎、師資隊伍。老師們在書院中需轉換角色,主要任務是從事人才培養,他們的科學研究、學科建設以及實驗室建設都將為書院的培養目標服務。
Q5:學生進入書院後,是否仍有專業課、選修課的選擇,或先接受通識教育後再進行專業分流的這種選擇機會?
書院不再用分流的方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方向自由選擇,書院不做任何限制。自強書院在設計之初就融合了交叉工程學位與傳統專業的特點。幾十年來,傳統院係已成功培養了大批專業技能人才,這些人才為國家的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們希望在書院中,學生不僅可以選擇傳統的電氣工程、能源動力、車輛工程等專業,還可以選擇全校的所有專業作為出口。
書院為學生提供了一份詳盡的“菜單”,應該可以涵蓋百分之八九十學生的專業出口選擇和需求。書院專門成立了教學委員會來決策書院的人才培養事務,該委員會的任務之一就是為有特殊需求的同學制定“一人一策”的個性化培養方案,以確保每位同學都能得到最適合自己的教育。
Q6:“一人一策”的個性化培養方案備受關注,書院如何為學生提供最適合的培養路徑?
“一人一策”主要是基於學生的需求和對行業的理解。大一時,書院設有導引課程,邀請能源領域的大師級教師授課,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職業潛力,為他們的個性化培養打下基礎,一旦同學們明確了自己的興趣和目標,我們會根據他們的需求靈活調整和定制培養方案。整體培養方案大致分為幾部分:首先是通識教育,包括學校和書院的通識課程,約佔1/3學分;其次是數理基礎、信息和人工智能基礎課程,約佔1/3學分;專業基礎和專業課程約佔20%學分;最後是實踐部分,約佔15%學分。每個模塊內部都有多樣的課程供學生選擇,以滿足他們的個性化需求。
Q7:書院在智慧能源整體大方向上如何構建課程體系?
我們的課程體系包括通識部分,其中與書院特色相關的有4門重要的通識課程,包括能源導論、能源經濟導論以及書院的引導課這三門。書院導引課在大一開設,由領域中的知名專家講授,與學生共同研討前沿內容,並幫助學生適應從高中到大學的生活轉變等問題,這些都將通過導引課得到解決。
書院把電路基礎、熱工基礎和力學基礎這三門課作為核心課程。這些課程涵蓋了電能、熱能和機械能方面的基礎知識,是所有學生都應該學習的內容,因為它們在實際應用中具有廣泛的重要性和應用價值。
在書院,學生如想選學其他專業也是可以的。我們初衷是既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又確保其能打下紮實基礎。書院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個性化發展機會和專業交叉學習的可能性,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和興趣,促進其全面發展。
Q8:今年自強書院首次招生,招生計劃有着怎樣的安排?
今年計劃招生規模為185人,這在各書院中算是較大規模的,因為能源在清華具有多個學科交叉的優勢,比如電機係是做電力能源的,車輛和運載學院是做交通能源的,建築與環境是做建築能源的,其實還有很多的研究機構,包括航發院是做航空動力和航天動力的,安全學院是做能源安全的,還有研究機構包括有碳中和的研究院、低碳能源實驗室等,他們都有非常好的研究隊伍,這些研究團隊的資源都在為我們的書院培養提供強大支持。
Q9:自強書院將如何與時俱進,調整自身的發展戰略和教育模式,以更好地適應新的形勢和挑戰?
自強書院的“自強”源自清華大學校訓,寓意不斷夯實基礎,同時要對外部世界有準確認知,這是實現自強的關鍵。打好基礎需適應教育的不斷變化,自強書院在管理模式、培養模式、培養目標及環境建設等方面都是開放且不斷變化的。我希望自強書院培養的學生一方面能夠在能源創新中發揮作用,另一方面能對世界能源領域有一些從零到一的變革性創新。為此,書院實施“一人一策”的個性化培養方案,並持續審議和調整方案以適應社會需求。目前,書院正計劃成立兩個委員會,一個委員會是校內教學委員會,將匯聚能源領域、各院係人才培養以及通識教育的專家。另一個是行業諮詢委員會,該委員會計劃邀請能源行業百強企業、創新型企業及企業智慧能源事業部的優秀人才和專家,共同審視和動態調整培養方案。同時,還將邀請國際業界精英,共同把關,以確保培養體系與時俱進,滿足行業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