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
暑期開始至今
浙大兒院PICU(內科重症監護病房)
已接收了8名溺水兒童
其中僅2人保住了性命
這6名溺水的患兒中
年齡最大的13歲
最小的僅2歲
溺水的時間非常集中
4名是在7月28日—30日這三天發生的溺水
圖源:浙大兒院
據該院醫生介紹
“其中,5名孩子是在池塘中發生溺水
2名孩子是在泳池中溺水
1名孩子在水上樂園溺水。”
據了解
孩子身高已經有130厘米
溺水的玩水池卻只有60厘米
孩子家長回憶
當時孩子在淺水池裏玩水
父母看到池子裏的水才到孩子的大腿根
也放鬆了警惕,沒有時刻盯緊孩子
後來,孩子由於腳下一滑
一頭撲倒進了水裏
慌亂之下,手沒辦法撐到池底
幫助自己站起來
水直接嗆進了肺裏
出現了溺水的情況
被救起時,就已經陷入了昏迷之中
幸好孩子父母學了心肺復蘇
在孩子恢復心跳後趕緊送醫
在經過治療搶救後
最終保住了性命
注意!!!
真實的溺水是無聲、快速的
而不是像影視劇中表演的“使勁撲騰、大聲呼救”那樣
當發現孩子在水中保持目光呆滯看向前方
頭上揚嘴微張的姿勢時
家長就要警惕孩子可能溺水了
據不完全統計
在青少年意外傷害致死的事故中
淹溺事故為“頭號殺手”
溺水可能發生在江河、水庫
也可能發生在浴缸、泳池
水邊玩耍、下河玩水
三五成群結伴游泳
下水摸魚、水中撈物品
都是未成年人溺水的主要原因
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
↓↓↓
01 水桶、水缸等蓄水容器
2024年3月30日,貴州威寧縣一名男童玩水時,不慎倒栽水桶溺水。事發後男童的奶奶在院裏尋找,曾多次經過水桶邊,最終將溺水男童救出。據了解,男童不幸溺亡。
02 溫泉、水上樂園等場所
2017年1月3日中午,陜西咸陽一女子帶着6歲大的女兒和不滿4歲的兒子到溫泉世界玩。當天下午她準備離開時,卻找不到兒子的蹤影。找尋一個小時,發現時孩子已經溺亡。
監控視頻顯示,女子背對淺水池邊走邊看手機,男孩爬過了淺水池和深水池之間的矮墻,進入深水池,走向水池中間,他的頭開始被淹沒,緊接着在水中掙扎。男孩在水中掙扎了長達3分鐘之久,出事時深水池內雖有七八名游客,但離孩子較遠,都沒有注意到孩子。直到一個小時後,一名女游客在深水區的一處角落裏才發現了男孩。
03 景觀池、工地水坑等水域
2021年9月15日晚,江西南昌市南昌縣發生一起悲劇,三名5歲至7歲的幼童在小區的景觀池溺亡,其中包含一對姐弟。幼童家長稱,景觀池湖水深達1.5米左右,周圍大部分位置是斜坡且沒有防護欄杆。
04 水庫、江河等野外水域
2024年6月28日,廣東惠州三棟鎮一水庫有人溺水,不幸身亡。經了解,溺水者為一名17歲青年,報警的是其同伴,青年與另外兩位同伴均17歲,皆為暑期務工人員。事發當天,3人下班後結伴到水庫游泳,但都未採取任何防護措施後便下水,不料中途發生了溺水事故。
家長的看護和安全教育
是孩子最好的“護身符”!
預防溺水一定要警鐘長鳴!
哪些情況容易導致溺水?
哪些地方是高風險地點?
家長孩子都要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