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6月21日電 近日,南京郵電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杜月林做客新華網2023高考情報局,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招生政策及強勢學科優勢專業等。
Q1:請介紹一下南京郵電大學的基本情況?
杜月林:南京郵電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和江蘇高水平大學高峰計劃A類建設高校。學校秉承“信達天下 自強不息”的南郵精神,踐行“厚德、弘毅、求是、篤行”的校訓,發揚“勤奮、求實、進取、創新”的校風。目前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學為主體,以電子信息為特色,理、工、經、管、文、教、藝、法等多學科相互交融,博士後、博士、碩士、本科等多層次教育協調發展的高校。
學校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南京,現有仙林、三牌樓、鎖金村、江寧四個校區,25個院(部、中心),辦學81年來,為國家輸送了26萬餘名各類優秀人才。
Q2:學校今年的招生政策相比往年有哪些變化?
杜月林:首先是錄取政策:依據“分數優先”的原則從高分到低分安排專業,各專業志願之間不設級差;考生服從調劑,進檔不退檔。
2023年南郵招生呈現以下八大亮點:
亮點1:熱門優勢專業招生計劃大幅增加
學校在全國的招生計劃總數逐年增加,其中江蘇省內計劃繼續增加達到3034人。
招生專業進一步優化,增加熱門優勢專業招生計劃: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自動化類等熱門優勢專業增加163個招生計劃。在江蘇新設置的物理+不限組(111106組)計劃70人,專業為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在江蘇設置的物理+不限組(111107組)達到1893人,全部分佈在25個熱門優勢專業中,大大增加了考生進入熱門優勢專業學習的機會。
亮點2:國科大聯培英才班採用“高考直錄+入校選拔”方式
國科大聯培英才班由我校貝爾英才學院與中國科學院大學南京分院開展聯合培養,2023年設置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等4個專業實驗班,除了按照學校當年分配的指標保送推免之外,擇優選拔不低於30%的學生通過本碩或本碩博貫通計劃在我校繼續深造。每屆招收約100人,其中70個名額面向江蘇省內高考直接招生,約30個名額入校後面向全校優秀生源選拔。
亮點3:數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班實施本碩博貫通培養
我校開設數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班,是江蘇省數學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羅庚班共建,與華為、中興通訊等名企共建數學實踐基地。以數學博士點建設為學科統領,以國家一流本科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為基礎專業,瞄準國家戰略、江蘇需求和學科前沿,匯聚學校優勢資源,着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數學領域和數學與信息交叉領域領軍人才。數學拔尖創新基地班學生100%直接進入本碩博貫通訓練營,除了按照學校當年分配的指標保送推免之外,不低於20%學生通過本碩或本碩博貫通計劃在我校繼續深造。
亮點4:設立5個創新實驗班,優秀學生可直接參加本碩博貫通培養計劃
學校創設5個“新工科”和“新文科”創新實驗班,其中3個“新工科”創新實驗班分別為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2個“新文科”創新實驗班分別是財務管理和金融工程。創新實驗班學生採用選拔後單獨編班,集中管理,四年一貫制。每個創新班50%學生可以直接進入本碩博貫通訓練營,除了按照學校當年分配的指標保送推免之外,不低於20%學生通過本碩或本碩博貫通計劃在我校繼續深造。
亮點5:緊跟行業發展趨勢,人才培養體系更健全
學校聚焦國家“卡脖子”關鍵領域自立自強的重大戰略需要,緊跟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趨勢,主動適應企業人才需求,實施了“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卓越工程師培養”“校企協同人才培養”“國際合作人才培養”等培養模式改革,持續推進創新人才培養體制機制改革。
亮點6:精準對接國家戰略需求,新增8個熱門優勢專業
學校精準對接國家戰略需求,服務社會發展,近年來新增8個“新工科”和“新文科”專業,分別是: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大數據管理與應用、柔性電子學、金融科技、分子科學與工程。
亮點7:中外合作辦學兩大王牌專業招收240人
學校與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合作設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南京郵電大學波特蘭學院,是江蘇省首個獲批開展本碩博多層次學歷教育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2023年,波特蘭學院繼續在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兩個王牌專業招收240人。
亮點8:打造“信息文科”品牌專業,超九成為一流專業
學校依託信息學科優勢,充分發揮行業特色,依託一批高水平國家級和省級優質&&資源,積極打造“信息文科”品牌,培養適應社會需求和具有鮮明行業特色的“信息文科”複合型人才。
2023年,學校在江蘇省選考科目為歷史+不限的招生專業(類)12個,一流專業佔比達93%。學校現有文科類碩士點18個,每個文科學院至少都有1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每個文科類本科學生都可以在南郵找到適合自己報考的碩士專業。
Q3:請您講一講學校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好的做法?
杜月林:“無創新 不南郵”是學校創新氛圍濃厚的生動寫照。通過建立完備的學科競賽訓練機制,我校學子多次獲得包括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最高獎“索尼杯”“瑞薩杯”、“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及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特等獎“優勝杯”、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球最高獎等國內國際重大競賽獎項。學校構建了國-省-校-院4級創新實踐教育體系,實現創新教育和學科競賽全員覆蓋,學生可以結合興趣愛好和知識背景廣泛參與各類學科競賽和創新訓練活動。
Q4:學校在升學和就業方面有哪些好的方案,有何舉措?
杜月林:我校開設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引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同時設有簡歷工坊,幫助學生製作完善簡歷並分享求職技巧。日常開展秋季、春季線下招聘會,雙選會等大型校園招聘會,給學生提供更多更廣泛的就業機會。
學校長期深耕信息通信行業,畢業生就業率、深造率、薪酬指數穩居全省高校前列。近年來本科生深造率達到46%。
Q5:請您給想要報考南京郵電大學的學生一些建議?
杜月林:首先,考生填報志願前要充分認識自己的興趣、特長和愛好,初步暢想自己未來的發展規劃,結合嚮往的城市和心儀的大學,從而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領域,可以適當多選幾個,做好排序。可以通過學校官網了解對應專業的詳細介紹、主修課程、人才培養和發展前景。
其次,考生在高考志願填報時,要結合自己的高考成績和排名,綜合參考各高校對應專業今年的招生計劃、往年錄取分數及排名等因素,充分了解招生政策。
“新高考”省份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還要注意幾個問題,一是選科的問題,填報志願時需要符合選考科目的要求;二是,部分省份高考總分發生了變化,往年的分數失去參考意義,排名的參考價值更大。三是,調劑範圍變化了,以前是在生源省同批次同科類招生專業範圍內調劑,現在部分省份是在“院校專業組”內調劑,要了解報考“院校專業組”內的其他專業。四是,部分省份採取“專業+院校”的志願填報模式,考生和家長要適當謹慎,確保不滑檔。
最後,無論是新高考改革省份,還是非新高考改革省份,無論是“院校專業組”還是“專業+院校”的志願填報方式,對於所填報院校誌願間適當拉開梯度,要做到“衝一衝”、“穩一穩”、“保一保”,衝的合理,穩的妥當,保的有把握,力爭院校和專業都能達到理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