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南“十四五”先秦考古獲系列重要發現-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27 09:23:24
來源:新華網

浙西南“十四五”先秦考古獲系列重要發現

字體:

  記者在10月26日於浙江省麗水市雲和縣舉行的“浙西南、閩北、贛東先秦考古學術研討會”上獲悉,“十四五”期間浙西南區域系統調查成果豐碩,填補了這一地區先秦考古的諸多空白。

  2021年起,在國家文物局和浙江省文物局的支持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麗水的市縣兩級文物部門在麗水所處的浙西南山地丘陵開展了區域系統調查,已經發現先秦時期考古遺址近700處,總結出一套山地遺址田野考古調查和發掘的有效經驗。

  中國考古學會新石器時代考古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一級教授趙輝&&,此前考古界對浙西南地區早期歷史的了解僅限於好川文化的幾個遺址,對於當地在先秦時期的聚落分佈、社會結構、文化譜係等方面的研究一直存在短板。現在,浙西南地區已初步構建先秦時期的文化序列,填補了先秦考古諸多空白。

  圖為考古工作者在調查雲和縣門前山遺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雲和縣黃山上遺址出土了跨湖橋文化的陶片,以及果核和水稻樣本。主持系統調查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陳明輝説,經碳14測年,這一遺址最早距今已有約8000年歷史。

  圖為黃山上遺址出土的跨湖橋文化時期的陶片。新華社記者 馮源 攝

  此次調查累計發現300多處好川文化遺址,其年代距今5000年至4000年。其中,雲和顯聖灣遺址發現了好川文化時期的中心聚落,包括60多座高等級墓地、2處房屋基址、1處石鏃加工作坊等。其中有5座大型墓葬的規模達到22至30平方米,隨葬品數量眾多、種類豐富。趙輝説,這是好川文化社會高度分化的重要例證,説明這一區域當時已經形成了與浙北平原迥異的山地文明模式。

  圖為顯聖灣遺址南崗M8墓地。新華社記者 馮源 攝

  雲和獨山土墩墓遺址發現了西周時期的貴族墓地,還有多個遺址發現了從新石器時期到西周時期的遺存。趙輝説,這些遺址展現了浙西南、閩北和贛東山地丘陵地區先秦考古學文化的獨特性,為南方百越地區考古提供了重要新線索。(記者馮源)

【糾錯】 【責任編輯: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