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字號”為何接連涌現-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22 08:51:01
來源:人民日報

“村字號”為何接連涌現

字體:

  “推動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更好滿足農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壯大鄉村文化人才隊伍,激活鄉村文化內生動力”——不久前,中宣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文藝賦美鄉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讓我們看到了鄉村文化振興的廣闊前景。一段時間以來,從“村BA”“村超”到“村晚”“村T”,一系列“村字號”文化體育活動接連涌現,正是“文藝賦美鄉村”的生動寫照。

  “村字號”為何接連涌現?鄉村文化是從土地裏孕育出的璀璨瑰寶,承載着綿延不絕的鄉土情思。越來越多村民在富足後嚮往充實的精神生活,人們渴望在鄉村舞&上跳出對生活的熱愛、唱出對家鄉的自豪。昂揚向上的精氣神,是“村字號”得以涌現的深厚土壤。

  “村字號”文化體育活動蓬勃開展,意義不止於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鄉村文化兼具古樸底蘊與時尚魅力,是賦能鄉村全面振興的獨特資源。貴州“村T”時裝秀讓苗族百鳥衣與現代時尚巧妙融合,福建長樂游神民俗則讓儺戲元素與街頭文化煥發新生。傳統與現代的碰撞,持續延伸着鄉村文化的價值鏈條。

  以鄉村文化為基礎,藝術IP的培育、文旅業態的創新,都可以成為“村字號”的下半篇文章,為鄉村發展注入內生動力。江西婺源深挖徽派建築文化,融合田園風光探索農文旅融合之路。文創主題餐廳、茶飲店等新業態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陜西西安蔡家坡村則搭建起鄉創空間與藝術實踐&&,吸引高校師生駐村創作,與村民攜手共創,喚醒村民文化自覺,激發創作熱情。

  當鄉村文化煥發新生,其“可參與、可收益、可傳承”的特質逐漸構建起獨特的鄉土磁場。這股力量,不僅讓曾嚮往遠方的年輕人重歸故里,也憑藉詩意田園與人文風情吸引城市居民追尋“嚮往的生活”。在雙向奔赴中,城市的資金、技術與人才等優質資源下沉,與鄉村特色資源深度結合,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持續動能。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探索鄉村文化振興,文旅資源開發同質化、專業運營人才短缺等難題急需破解。今年4月,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指導的“大地流彩——鄉村文化體育活動策劃人”專題培訓班開班,意在培養一批懂政策、精策劃、善推廣的鄉土文化人才,就是有針對性的加強。此外,浙江等地推進“非遺工坊”培育計劃,種種實踐都在為破解人才瓶頸探路。

  鄉村文化既承載着千年農耕文明記憶,又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激活契合現代需求的文化基因。在“文藝賦美鄉村”的時代腳步中,期待看到更多“村字號”,豐富城鄉深度融合的新圖景。 (王海俠)

【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