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04 08:49:29
來源:人民日報

更好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

字體:

  近期,兩大&&企業的舉措引發社會關注:美團宣布2025年年底前全面取消眾包騎手的超時罰款,建立“積分制”正向激勵機制替代懲罰性措施;京東為全職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全額承擔人均每月約2000元的社保等費用。這些變化,體現了&&企業更注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護。

  &&經濟蓬勃發展,新就業形態已成為吸納就業的重要渠道。全國依託互聯網&&就業的騎手、司機、快遞員等已達8400萬人。他們穿梭市井巷陌,連接千家萬戶,成為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切實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既是一道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考題”,也是一道需要細緻解答的“必答題”。

  應當看到,新就業形態由於其用工方式靈活、組織方式松散等特點,造成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所涉情形複雜多樣,勞動者權益保障方面存在諸多新挑戰。2024年,全國法院一審審結涉新就業形態民事案件超過8萬件,涉及社會保險糾紛、保險合同糾紛、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等多個方面。例如,有的企業通過與勞動者簽訂承攬協議等方式規避勞動關係,試圖通過“障眼法”在勞動者權益保障上“偷工減料”;有的為追求配送效率,忽視安全風險。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獲得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經濟的健康發展。

  司法裁判具有重要的價值引領作用。近年來,司法機關通過發布權威案例,以案釋法、明晰規則,樹立了勞動者權益保護“風向標”。在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一起典型案例中,外賣騎手在執行工作任務時受到侵權損害,人民法院明確,勞動者在獲得新就業形態人員職業傷害保障待遇後,仍有權請求第三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兩者並不重復。類似這樣的判決,意義不僅在個案層面強化了職業安全“防護網”,還對推動新業態經濟健康規範發展起到司法示範和指引作用。

  更好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需壓實各方面的責任。一方面,相關執法司法部門應加大對侵害勞動者權益行為的打擊力度,暢通維權渠道,還要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更精準便捷的法律服務,幫助權利受損者得到及時救濟。另一方面,&&企業要切實扛起主體責任,通過優化&&規則和算法等舉措,讓勞動者能夠體面勞動。

  此外,還要推動社會各界握指成拳、形成合力。當下,一些街道社區設立了暖心驛站,推動解決新就業群體工作、休息等急難愁盼問題。這樣的暖心之舉,便利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也推進了基層社會治理。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守護者。不斷織牢法治保護網,依法保障好他們的合法權益,才能進一步築牢萬家燈火的幸福根基,推動&&經濟行穩致遠。(魏哲哲)

【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