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週後,人氣頂流“拉布布”竟然“滯銷”了?誰幹的?原來不是在專賣店,而是在河北的大集上,堆積如山的盜版“拉布布”被吆喝叫價,圍觀的人不少,購買者卻不多。這則趣聞最近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
為什麼你的“拉布布”要蹲點搶,隱藏款還要靠抽;而我的“拉布布”論斤賣,躲過警察叔叔收繳的才是“隱藏款”?自然是因為一個是原創,一個是倣冒;一個身上傾注了創作者的心血和愛好者的感情,一個則是跟風賺快錢。在大集上,“拉手手”還是“拉布布”,其實沒有多大的區別。
保護知識産權、打擊假冒偽劣是個老話題,隨着市場秩序的不斷完善,品牌理念的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生産者和消費者認識到原創的重要性,也知道如果倣冒成風,行業將會失去推陳出新的動力。然而放在具體情境下,仍有不少人缺乏原創的能力,又寄希望於“撿現成”,藉&市場風向撈取油水。
個體的跟風疊加到一起,最終造就了盜版“拉布布”滯銷的場面。然而上升到群體行為的高度上,偶然中似乎又夾雜着必然。報道中提到,當地是知名皮毛産地,皮草飾品和毛絨玩具産業近年來發展迅速。生産盜版“拉布布”的商家,大多數也是看到其爆火後紛紛“轉型”。然而,商家要做的,不過是與身邊的同行“比速度”,與市場監管部門“比腳力”,而不是參與到更複雜的市場競爭、創意競爭中去,為産業找到新的發展路徑。對比近年來崛起的“潮玩之都”東莞,前者的轉型之路道阻且長。
當然,轉型升級對個體經營者而言不是必答題,龐大且複雜的市場更不可能出清倣冒品。但在“拉布布”這個特殊的案例上,已經能窺見一些産業發展的趨勢。“拉布布”本就是有巨大溢價的一款商品,泡泡瑪特公司能夠在短期內維持這份溢價,靠的是成熟的營銷網絡、手頭的藝術家資源、盲盒抽取的底層邏輯和市場的炒作情緒。“稀缺”“獨一無二”,使其對其他玩具形成了“降維打擊”。這不一定是件好事,但確實有人願意為之買單,反觀堆積如山的盜版産品,正在肉眼可見地失去受眾。
行業的風口不會被“拉布布”壟斷,相反,隨着時間推移、熱度過去,不同的聲音逐漸冒出——社交媒體上,許多孩子希望能有自己的“拉布布”,奈何它走的不是兒童玩具的路線,天價炒作更是讓人望而卻步;也有不少人認為“拉布布”並不契合自己的審美,但由於沒有競品,最終選擇加入。消費者對高質量原創産品日益增長的需求,正是商機所在,從模仿到原創,市場容得下更多的挑戰者。 (默 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