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點後上廁所算違紀,校規不能走向教條主義-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9/19 09:43:12
來源:紅網

11點後上廁所算違紀,校規不能走向教條主義

字體:

9月18日,山西懷仁市雲東中學德育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9月10日,該校一名學生因在當晚11點10分左右上廁所,被記嚴重警告處分一次,按“重大違紀”扣除班級本月德育考核成績5分,並自費打印“自我認識”1000份,分發至各班、各宿舍及各處室的情況屬實。目前,學校已退還該學生100元打印費。(9月18日《新京報》)

  坦白講,乍看新聞內容筆者都氣笑了,有種學生當久了啥規定都能遇見的荒誕的幽默感。俗話説得好,人有三急,便是屎、尿、屁。在民間也有言道“憋尿能行百米,拉肚子寸步難行”。換言之,這種正常的生理行為很難強行控制。人不是機器人,植入芯片輸入指令什麼時間做什麼事就可以。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該中學的這個規定確實夠奇葩。

  但仔細一想,似乎每個奇葩規定的背後都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教訓。儘管,該校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説,此次處理僅針對此事,不存在網傳的“個別學生不是上廁所,有抽煙等違紀現象 ”。但在絕大多數人的讀書經歷中,幾乎都清楚去廁所抽煙的情況是可能存在的,而且為了躲避老師檢查選擇夜深人靜時去廁所是件不難推理的事。

  由此看來,像這所學校每晚10點20分下晚自習,10點45分熄燈。並規定,熄燈後至11點40分間,除特殊情況外,學生不許上廁所、隨意走動,“擔心影響別的學生入睡。”又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還應看到,校方工作人員提及到,“如因身體不適等原因必須在該時段上廁所,需提前告知管理老師,否則將被記嚴重警告處分一次。”合理性又增強了一些。

  那為什麼網友們不買賬呢?問題就在於合理不代表可行,不代表符合生活實際。這也就是今天要談的主題,校規不能走向教條主義。教育界的教條主義主要特徵就是將書本知識和理論化為僵硬的教條,思維呆板,一切從定義和公式出發,不考慮實際情況,否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教條主義的危害是明顯的,它會讓學校的教學和管理走向單一和僵化,而對於具體問題的處理也會讓情況變得更糟。拿此次事件來説,該名“違規”上廁所的同學先是小範圍被罰,人格受辱還限制在班級範圍之內,可1000張的“自我認識”分發,算是把這位學生的人格尊嚴踩在地上摩擦了。誠然,校方退了100元打印費單方面為教條主義規定買了單,但這名學生所經受的屈辱可絕不是如此輕易就能抹除的。

  因此,在教育實際操作中,一定要警惕教條主義傾向。管理並不是説只能靠鐵腕手段,動輒就軍事化管理等等,無論是任何形式,開門見山的鐵律嚴規也好,多方位管理的曲線“救國”也罷,都不能忘了教育的終極目標。

  客觀而言,學生確實會做出一些奇葩行為,或許我們應該更加寬容一些,留給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此外,也期待學校的管理者在制定校規時,能夠立足於生活實際,注重教育和引導,而非將處罰和懲戒設置更大比例,營造出更加和諧的校園氛圍在鐵律之外一定要有關愛和理解的加入。(張川)

【糾錯】 【責任編輯:王志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