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售食品配料表不能“隱身”-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30 08:51:05
來源:南方日報

網售食品配料表不能“隱身”

字體:

  包裝上配料表位置不夠醒目、內容表達模糊不清甚至刻意漏寫、買家不主動索要時客服就不提供……近期一些消費者吐槽網購食品如同開盲盒,配料表“遮遮掩掩”“羞於示人”,一經媒體報道後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

  近年來網絡購物蓬勃發展,尤其是網購食品方便快捷、品種多樣,成為很多消費者的“心頭好”。然而在很多網購&&、直播間,一些網紅食品、暢銷食品卻“出身不明”“成分成謎”,在商品詳情頁面難以發現配料表或營養成分表的蹤影。這讓很多有禁忌或者有品質要求的消費者心存疑慮:這樣做符合規定嗎?為什麼線上線下標準不一?事實上,此前市場監管總局在回復網友留言時就曾明確&&,食品經營者無論在線上或線下銷售的食品,均應符合《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在標籤上表明成分或者配料表、保質期等信息是基本要求。

  配料表“不敢見光”,原因不難想見。從食品經營者的角度來看,或為了增加食品的顏值和吸引力,或出於降低成本考慮,隱瞞配料成分更加有利可圖;對於&&、監管部門來説,食品生産門檻低、商家多,有效監管難度大、成本高。諸多因素導致網售食品監管“盲區”存在,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容易“踩雷”,更有可能為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留下口子,為食品安全埋下隱患。

  網購食品成“糾紛食品”,潛在風險不容小覷。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一份《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件特點和趨勢》顯示,在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的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件中,食品類糾紛佔比達45.65%,30.78%的爭議涉及食品安全問題,21.65%的糾紛是由於商品缺少必要的標籤標注。此外,還曾有記者探訪網購&&,發現超一半預包裝食品沒有配料成分表,被曝光後不得已進行整改。由此可見,無論是對於消費者個人,還是對整個社會來説,完善相關規定,創新監管方式,讓線上線下食品監管實現統一標準,讓配料表明明白白、一目了然,勢在必行。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部分預包裝食養産品沒有適宜人群的提示信息,有的特醫食品標籤和説明書存在虛假誇大問題……透過相關報道可以發現,近年來食品安全不時面臨着一些新亂象、新問題。作為消費者,同樣有必要增強鑒別能力和安全意識,在網購食品特別是特殊食品、保健食品時,對商家廣告和宣傳內容要理性看待,勿盲目跟風。與此同時,加強自我維權保護,一旦出現消費糾紛,積極主動保護自身合法權益,要求賠償損失,助力營造人人關心食品安全、人人參與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 (陸 夷)

【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