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支付不該是“場景限定”-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08 09:28:06
來源:南方日報

現金支付不該是“場景限定”

字體: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對多起拒收人民幣現金典型案例予以公示。這是該行去年10月以來開展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整治工作的部分成果展示,也是很多消費者日常工作生活中容易遇到的尷尬場景,集中暴露出消費者實現“現金使用自由”面臨的一些現實困境。

  作為我國的法定貨幣,人民幣是最基礎、最根本的支付工具,流通本應暢通無阻。根據相關規定,以人民幣支付我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然而綜觀15起案例,有的工作人員不熟悉業務流程,有的聲稱“途中容易遺失”,有的明確不接受拆分支付,有的直説“無法找零”“不收硬幣”……理由五花八門,令人哭笑不得。此次通過公示案例、附加提示的方式以正視聽,有利于在全社會進一步鞏固拒收現金違法的共識,助力打造更加友好的現金使用環境。

  不得不提的是,隨著電子支付的興起,整治拒收現金工作面臨不少新形勢、新情況,其中愈發普遍的、結構性的支付障礙令人擔憂。在交通、購物、餐飲、文娛、旅遊、住宿等民生、涉外領域,這些“支付壁壘”表現得更明顯,消費者感受也最直接。從沒有人工現金收付通道的窗口,到無人值守的停車場,再到無法找零的商鋪……種種看得見、看不見的限制,讓現金支付反而成了“場景限定”。去年以來,老年人、外籍來華人員等群體“有錢難花”的問題引起廣泛關注,再次證明雖然現金支付的消費者相對較少,但每位消費者現金支付的權利應充分保障。

  有一個認知誤區必須澄清,即現金支付並非落後支付手段的代名詞。移動支付的便利性毋庸置疑,但保留一定的現金渠道和商業模式創新並不矛盾。且不説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自然災害時,現金具有的基礎保障作用無可取代,就擱在平時,滿足公眾現金支付需求也意味著更多商機和可能。調查顯示,老年人中經常使用現金的人數佔比超過75%;部分境外來華人員習慣使用現金支付,日前舉行的第135屆廣交會上這一比例佔到了52%,移動支付、銀行卡則分別佔到33%、15%,足見其重要性和潛力。

  “大額刷卡、小額掃碼、現金兜底”,是當前我們便利境外來華人員支付的總體思路。新業態下如何完善內控管理和業務流程,發揮好現金兜底作用,需要專項整治,也需要係統施策。自今年3月國辦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以來,各地統籌做好線上線下支付建設,銀行積極提供“零錢包”服務,經營主體主動張貼支援人民幣現金支付標識,各方著眼支付環境改善優化,切實行動起來,正讓現金使用渠道更加暢通、更加友好。循著這個方向繼續發力,打造全場景相容的支付業態一定未來可期。(陸夷)

【糾錯】 【責任編輯:馬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