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20分鐘理論”關鍵是要落地-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3/28 08:56:43
來源:南方日報

“公園20分鐘理論”關鍵是要落地

字體:

  你聽説過“公園20分鐘理論”嗎?最近,這種自我放松的方式,在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臺引發熱議,不少網友發帖稱:“試過了,真的很快樂。”

  乍一看,很多人以為網友又在“發明”概念了。實際上,“公園20分鐘理論”是正兒八經的學術概念,它來源于一篇刊登在《國際環境健康研究雜志》的文章。該研究指出,每天在戶外待上一小段時間能夠讓人更加快樂,即便是不做運動,每天到公園待上20分鐘也能讓狀態更好。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逛公園這件事,本身就很有松弛感。約上三兩好友,可以遊目騁懷。若是獨自前行,也並不孤獨,畢竟這是一場“和地球的約會”。其實,這股親近自然的風,早就有跡可循。無論是在“露營熱”中尋找身邊的“詩和遠方”,還是借助Citywalk(城市漫步)完成人與自然的接觸,都可以説是一種“微度假”。

  自然沉默無言,卻能療愈人心;生活的車輪滾滾向前,有時候也需要慢下來。正如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寫道,“在人口密聚的城市裏,有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在汪曾祺的《人間草木》中,也有類似的表述:“公園,在中國是供人休息、漫步、啜茗、閒談、沉思、覓句的地方。”由此不難理解,在一切似乎被按下“快進鍵”的時代,“卷”到電量不足的打工人,為什麼會將其視為“精神快充”。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分鐘公園理論”很接地氣,現實中也需要更多落地空間。盡管它的出圈源于上班一族積極的“自我療愈”,在緩解“精神內耗”的語境下,引發大量共情傳播,但“低成本的快樂”,本就是生態惠民的題中應有之義。值得注意的是,該理論中有一個關鍵詞——“每天”。背後似乎隱含了一個條件:城市公園密度不能太低,不宜離社區太遠,最好是來回方便,可以高頻使用。之所以單獨拎出來討論,與其説是對理論的較真,不如説是對“美事”的期待。

  讓綠色空間多起來,身邊的小確幸才能充盈起來。如何“見縫插綠,應綠盡綠”,是一道愈發重要的課題,各地都在努力探索。比如,在被稱為“千園之城”的深圳,大大小小的公園遍布山林、社區、街邊,與城市融為一體,讓市民得以實現“公園自由”。又如,廣州以口袋公園建設為“小切口”,與社區微改造有機結合,融入嶺南特色,方寸之間盡顯民生細節。

  口袋公園,多多益善;推窗見綠,人人可及。當前,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正加速推進,“公園20分鐘理論”也從側面啟示我們:要以更多的“繡花功夫”,勾勒老百姓家門口的“幸福半徑”,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鐘 頤)

【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