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首頁 新聞中心 時政 國際 港澳 台灣 財經 軍事 法治 社會 網評 體育 奧運 文娛 傳媒 科技 互聯網 教育 校園 汽車
核心提示  
  北京的首個限價房——西三旗限價房瑞旗家園的業主近期開始陸續入住。記者在已入住的一些樓發現,部分業主貼出了招租的告示。一些位於一層的房屋,已被裝修公司、小賣部等租用。除了西三旗限價房,已經部分入住的清河小營限價房,也有業主反映小區有出租房屋的現象。限價房能否出租?其中是否涉及騙購問題?保障性住房又該向何處去? [詳細]
點擊參與調查 •點擊參與討論
“六連號”事件:弄虛作假為何一路綠燈?
  經適房資源的緊缺性,既來自於城市低收入者數量之大與房源之少不成比例,也來自於經適房售價與其市場價格之間的巨大差異。“全得”或者“全無”的福利分配方式,可以使符合條件的人千方百計爭取“全得”的結果;經適房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巨大差異,可能誘使不符合條件的人去賭博。 [詳細]
鄭州“經適房案”,渾水究竟多深?
  在這些公共事件上,我們慣常忽略了一個關鍵性悖論:既然是地方政府部門出了問題,再交由同級政府部門去“調查處理”,從利益關聯來説,難免有失公允。這個時候,最當出面的應該是上級紀檢部門或賦予政府權力並監督政府作為的人大,告知其何時出面、履行何種程序、對結果擔負何種責任,並將調查結果公之於眾,接受社會的監督。 [詳細]
限價房“未住先租”,房主還是窮人嗎?
   眼下,北京等城市“地王”記錄不斷刷新,房市強勢復蘇之勢已現端倪。倘若繼續默許甚至放開限價房出租行為,無異於打開了“潘多拉魔盒”。購房價格巨大差價,以及由此衍生的經濟效益,勢必加重限價房的誘人砝碼,驅使更多的人為此想方設法,不擇手段。想想之前的武漢經適房“六連號”事件,在保障性住房制度和管理尚不規範的前提下,我們扼住那一雙雙伸向限價房的黑手的把握又有多大呢? [詳細]
 
 
相關閱讀
 
武漢經濟適用房“六連號”事件
 
鄭州經濟適用房地建別墅
 
相關閱讀
 
武漢經濟適用房"六連號"事件查明
 
保障“機制”亟待完善
 
限價房政策不夠明確和具體
  在經適房逐漸無利可圖的時候,一個身份相當曖昧的限價房政策出籠了。它在設計之初就飽受爭議,既沒有嚴格限制出租,也沒有明説它今後出售時的溢價如何分配。去年,在討論限價房政策的時候,政府擬規定限價房滿五年後可上市交易,但屆時需繳納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價格和限價房價格差35%的土地收益款,但並沒有在《北京市限價商品住房管理辦法(試行)》中得到明確體現。 [詳細]
無孔不入的逐利者
  經濟適用房與普通商品房之間將近一半的差價,對無孔不入的逐利者來説,是塊極具誘惑力的“蛋糕”。在中國目前社會信任極度低迷,弄權造假暢行無阻的現狀下,面對巨大的尋租空間,他們弄虛作假,利用各種不正當手段獲取經濟適用房資源,以作牟取私利之用。 [詳細]
監督、問責制度不健全
  從“六連號”事件中不難看出,程序與規則背後仍然存在可以被人“借題發揮”的空隙。包括經濟適用房分配在內的各種惠民德政,需要更加公平、公正、公開的制度和程序來保證落到實處,甚至需要“第三方”來監督實施,更需要嚴格的問責和制裁來震懾那些企圖利用惠民政策“撈一把”的不法之徒。 [詳細]
保障性住房不能因噎廢食
  因為存在腐敗,就呼籲取消或停建保障性住房,並不合理。保障房領域確實存在腐敗及不公行為,但這種現象並非經適房、限價房所獨有,在商品房市場更為嚴重。原青島市委書記杜世成、天津檢察院原檢察長王金寶、北京海淀區原區長周良洛等貪官的落馬,無不與房地産市場腐敗密切相關。如果僅僅因為存在腐敗現象就取消、停建,那麼商品房市場是不是也要廢止? [詳細]
住房改革要有新思路
  鋻於目前房地産領域的種種亂象,政府部門的住房保障思路有必要更新,即住房保障是讓人們有房住,而不是買得起房,改善性住房需求,需要靠個人努力增加收入來實現。政府部門完全沒有必要把住房保障體系弄得紛繁複雜,只需要建立一定比例的廉租房,滿足人們過渡階段的住房需求即可。 [詳細]
回歸保障性住房本義
  異化的經適房通過附着在其上的腐敗,蠶食着社會的公平和正義。而如果連起碼的公平都得不到保障,經適房就稱不上保障性住房。因而,如何讓經適房回歸保障性住房本義,一方面需要對經適房的各個環節進行監控,另一方面還需要考慮以盡可能的措施提高經適房的效率,否則,經適房的出路還真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詳細]
 
 
 
相關閱讀
 
公務員住房不應享受“超國民待遇”
 
穩定住房消費面臨三大難題
 
公積金鉅額管理費要説明白
責任編輯:評論部 肖婧 張迪 任俊明
  保障性住房作為政府滿足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需求、調控房地産市場走向而&&的惠民政策,其初衷是好的。然而,由於相關制度不完善,又涉及巨大利益,導致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頻繁出現各種問題。武漢經適房6連號造假事件、鄭州經適房建別墅事件、北京限價房出租事件……不斷出現的問題讓人們對保障性住房的性質産生了懷疑,更有甚者提出要以停建來一次性解決問題。我們常説不能因噎廢食,具體到保障性住房上更應如此。豈能因出現問題就毀了這項利民大計!成熟理性的態度,應該是進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把好事辦好,讓老百姓從好制度中真正得到實惠。
  往期話題
Copyright ? 2000 - 2009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製作單位:新華通訊社網絡中心
版權所有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