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創新打造"紅色沙龍":讓革命精神可觸可感可傳承-新華網
2025 09/05 09:30:47
來源:新華網

井岡山創新打造"紅色沙龍":讓革命精神可觸可感可傳承

字體:

  近年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推出一系列文化創新活動,持續舉辦二十余期的“紅色沙龍”成為亮點之一。該活動聯合井岡山管理局政治處等單位,以井岡山精神為核心,通過跨界融合、互動體驗與新媒體傳播,打破傳統紅色教育模式,讓厚重的革命歷史生動融入現代生活,已成為一個廣受歡迎的紅色文化品牌。

  “紅色沙龍”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跨界混搭”的特色。每期活動以井岡山革命歷史為主線,有機融入中國書畫、傳統節日、非遺技藝與地方民俗等多元主題。例如,在講述革命先輩的保密事跡之後,隨即開展井岡山詩詞書法體驗;聆聽長征故事後,安排紅軍草鞋製作實踐。這種“歷史+文化”“精神+生活”的創新融合,使得紅色文化更加貼近百姓,可觸可感、可親可近。

  在活動形式上,“紅色沙龍”推陳出新,採用“真人圖書館”模式,邀請革命後代、歷史親歷者、非遺傳承人擔任分享嘉賓。他們從一枚印章、一封家書、一段記憶入手,娓娓道來,情感真摯,令聽眾仿佛重回崢嶸歲月。現場還設置豐富的實踐環節,如學寫毛體書法、剪紅色主題窗花、學唱井岡歌謠等,讓參與者在親身體驗中深化對革命精神的理解。活動場所也不拘一格,從博物館展廳、革命舊址,到線上會議室,打破時空限制,打造沉浸式課堂。

  歷經二十余期積累,“紅色沙龍”實現了從線下火爆到線上“出圈”。吸引了從老人、青年學生到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廣泛參與,成為井岡山區域的文化新地標。博物館通過新媒體&&及時發布活動預告、精彩瞬間、嘉賓訪談與學員心得,構建線上線下聯動的傳播網絡。許多參與者自發在社交&&分享體驗,助推紅色文化持續擴散影響力。

  這一成功實踐得益於三大理念創新:一是主動放低姿態,從“教育者”轉型為“服務者”,致力打造開放、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間;二是充分整合內外部資源,盤活館藏文物、史料、專家,廣泛引入革命後代、非遺傳承人及社會文化力量;三是緊跟時代,運用沉浸體驗、跨界融合、社交傳播等現代方式,讓紅色故事始終保持新鮮魅力。

  井岡山“紅色沙龍”的成功,為全國紅色資源活化利用提供了新路徑。它通過內容、形式與傳播方式的多維創新,真正讓井岡山精神“聲”入人心、融入言行,也為廣大文化單位推動紅色文化傳承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糾錯】 【責任編輯:郭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