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聊城市高唐縣姜店鎮村民廖某某僅用1個工作日,就順利拿到了公路用地範圍內護路林更新採伐許可決定書和林木採伐許可證。這是高唐縣推行“更新採伐護路林審批一件事”試點項目改革後,高效辦結的首個案例,標誌着個人承包戶無法申請護路林更新採伐的堵點順利打通,高效辦成“更新採伐護路林審批一件事”的改革紅利直達基層末梢。
據了解,因農村公路産權主體多元性,導致公路用地與林地有交叉、無證護路林權屬不清等實際問題,加之更新採伐國道、省道用地範圍內護路林的申請主體設定為公路養護管理單位、公路産權企業等法人單位,過去,縣、鄉道等農村公路用地範圍內護路林更新採伐,存在個人承包戶“申請無門”,無證護路林權屬易引發糾紛,審批常陷停滯;農村公路交叉地帶護路林更新採伐“多頭跑、事難辦”等痛點堵點難點問題。
為破難題解困局,方便企業群眾辦事,今年以來,高唐縣行政審批服務局牽頭,聯合縣交通運輸、自然資源和規劃(林業綜合服務中心)、大數據等部門,推動模式創新,加強新技術全流程應用,深入開展高效辦成“更新採伐護路林審批一件事”試點工作,截至目前,有力有序有效推動實現了辦事材料最少化、辦事方式多元化、辦事流程最優化、業務系統智能化、諮詢服務便利化。
一是改革突破:砍掉冗余環節,再造服務流程,靶向發力消除痛點。將分散在交通運輸與涉農事務2個審批科室的更新採伐護路林審批、林木採伐許可證核發、林草植物檢疫證書核發及其關聯事項,“四事合一”整合為“更新採伐護路林審批一件事”集成辦;將原來按業務填報的申請表單,“五單合一”整合為“一表申請”,全事項申報情況下,填報內容減少43項;將原來按業務提交的申請材料,由4項13件申請材料整合為1項6件申請材料,申請材料壓減7件,壓減率達到53%;將原來按業務分頭進行的許可流程,由總計12個環節,整合為4個環節以內。落實“一件事一次辦”服務標準,率先實現“更新採伐護路林審批一件事”集成業務檔案“多檔歸一”。
二是服務升級:開設線上線下雙通道,加強新技術全流程應用,精準施策打通堵點。線下在縣政務服務大廳設置“高效辦成一件事·更新採伐護路林審批一件事”專窗,安排業務幫辦引導員值班,解決現場諮詢、在線操作、材料上傳、業務受理、證件郵寄等方面問題,提供陪同辦、代理辦等服務,進一步提升企業、群眾辦事獲得感。線上在山東政務服務網(聊城市·高唐縣)站點“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專區”設置“更新採伐護路林審批一件事”模塊,依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研發的“邊聊邊辦智能輔助申報系統”,在聊天場景下提示辦理條件、引導表單填寫、預審申請材料,全流程協助申請人完成申報,讓辦事像“網購”一樣便捷,不見面也能實現“一站式”網上辦理。
三是創新保障:健全體制機制,統籌發展與安全,合力攻堅解決難點。建立“三級聯動”確權機制,推行了由村委會核實—鎮(街道)林業主管單位勘查認定—鎮(街道)政府(辦事處)確權的“一條線”護路林權屬認定模式,厘清無證護路林産權歸屬,在保障各方合法權益的基礎上,為後續的採伐審批掃清關鍵障礙。構建“縱向協同、橫向聯動”的審批服務模式,縱向強化屬地鎮(街道)交通、林業主管單位初步認定責任,確保擬申請更新採伐的護路林所屬公路層級、採伐地點和範圍、採伐原因符合規定和實際,杜絕群眾辦事“往返跑”;橫向實行行政審批、交通運輸、自然資源和規劃(林業綜合服務中心)等多部門聯合現場勘查、審批結果信息共享,通過雙方案(更新採伐施工作業方案和更新補種方案)審查+聯合查驗築牢安全底線,終結材料重復提交、“多頭跑”現象,實現更新採伐護路林審批“前&一窗申請、現場聯合勘驗、後&並聯審批、統一窗口發證”,也保證了公路通行安全和生態修復。
自開展“更新採伐護路林審批一件事”試點改革後,單次審批可為申請人平均節省時間78天、減少跑動6次。高唐縣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負責人&&,首例“更新採伐護路林審批一件事”高效辦結,是高唐縣“更新採伐護路林審批一件事”集成改革成效的生動縮影,下一步將繼續深化“一件事”場景應用,讓“高效辦成一件事”從個案變成常態,持續為企業和群眾減負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