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午後,北京前門大街人民咖啡館,陽光透過古樸的窗欞灑進屋內,投下斑駁的光影。
“推門進去的瞬間,一下就被那撲面而來的‘中國味’擊中了,墻上的標語、復古的擺件,將人拉回到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26歲的林薇身着新式旗袍坐在店內,端起一杯印着中國地圖圖案的拿鐵咖啡,沉浸在這滿滿的氛圍感之中。門外,幾名外國游客正舉着相機,拍攝這充滿東方韻味的場景。
“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後,店裏生意更加紅火了。”店裏的咖啡師一邊幫客人點單,一邊指着電子屏上的菜單説,“這些帶着紅色文化元素的飲品和糕點,賣得最俏了!”
北京中軸線上這條有着600多年歷史的商業街,澎湃着文化消費的新活力。這樣的場景,正在全國各地上演,從一線城市的購物中心到縣城的商業街,帶有中國文化元素的國貨潮品風頭正勁,激活了消費市場“一池春水”。
文化為根,千年古韻融入煙火日常
正值暑假,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的文創商店裏,帶着8歲女兒前來參觀的李女士正在挑選紀念品。“這個太陽神鳥圖案的筆記本設計得很時尚,孩子特別喜歡!”她手中筆記本的封面,三千年前的金沙太陽神鳥元素躍然紙上,華麗而精巧,“正好可以給女兒用來在博物館集章打卡。”
小小文創的方寸之地,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展示窗口。7月19日,國家博物館文創“銷冠”鳳冠冰箱貼推出一周年時,累計銷量突破200萬件,為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文化消費中的強勁生命力寫下生動注腳。
這些帶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印記的文創産品,可謂吸睛又“吸金”,如天宮藻井冰箱貼、鳳冠冰箱貼這樣的文創頂流“一貼難求”,持續“圈粉”年輕人。
“我們充分挖掘先農壇與北京中軸線文化內涵,將古建築與農耕文化元素融合,推出了藻井冰箱貼等300多款文創産品。”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館長薛儉介紹,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的一年以來,這些産品銷量達51萬件,為文化價值的傳播增添了助力。
“國潮風”勁吹,讓傳統文化符號從塵封的歷史中走了出來,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走進公園,常見身着馬面裙、頭戴髮簪拍照的身影;來到鄉村,非遺工坊內一撥又一撥研學游團隊接踵而至;打開購物軟體,國潮文創盲盒、國貨彩粧成為年輕人的“心頭好”……優秀傳統文化正以更年輕、更時尚的方式走進現代人的生活。
歷史的記憶與人間煙火融合,讓帶有中華文化印記的設計成為市場新寵。“越來越多帶有典型東方美學氣質的創意文化産品,以傳統文化符號作為標配元素,掀起了一股強勁的‘國潮’風尚。其底層文化邏輯,是對中華文化的高度認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中國民族博物館黨委副書記、副館長鄭茜説。
IP出海,國貨潮品實力“圈粉”
説起最近社交媒體上爆紅的現象級潮玩IP,非泡泡瑪特的“女明星”Labubu莫屬。Labubu主題店在泰國曼谷的商場開業後,首日營業額突破千萬人民幣,刷新了泡泡瑪特海外門店單日銷售額紀錄。
這個齜着九顆尖牙的“醜萌”形象,在全球引發搶購熱潮。美國紐約的泡泡瑪特門店外,凌晨就有大批年輕人徹夜排隊“蹲守”;英國倫敦牛津街的門店剛上新,貨架上的多款Labubu便被搶購一空……
近年來,中國的潮玩深受全球市場歡迎。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國出口的玩偶、動物玩具已突破百億元大關,達133億元,增幅9.6%。
同樣風靡海外的還有中國神話故事IP。今年春天,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打破全球動畫電影票房紀錄,這個舞着混天綾、揮着火尖槍、踩着風火輪的動畫形象風靡世界。更有網友調侃“這回,輪到外國人在電影院看字幕了”。
電影的大熱,帶動了官方授權的哪吒周邊産品迅速售罄。服裝品牌、茶飲品牌紛紛與其聯名,解鎖哪吒“限定版皮膚”,帶動了産品銷量暴增。
“以前我有想要的電影IP周邊和某些品牌的首飾,會找國外的朋友幫忙買,或者自己出國海淘,現在變成‘反向代購’了。很多國貨品牌物美價廉,我的外國朋友喜歡得不得了。”來自上海的大學生何悅瑩説。
這股消費熱潮背後,是當代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重新發現和認知。隨着國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逐漸對曾經的國際品牌“祛魅”,而國貨品牌憑藉科技創新與品質升級,成為年輕消費者的新寵。
國貨新潮的興起,表面是消費選擇的變化,實質是經濟硬實力與文化軟實力相互賦能的體現。電商&&數據顯示,90後已成為國貨消費的主力軍,00後下單量增速最高,印證了審美本土化的加速。年輕一代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正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消費選擇。
創新破壁,老手藝玩出年輕范
定制一條絲巾,從設計到生産再到成品需要多長時間?
“兩個小時。”在浙江杭州一家絲綢企業的科創中心,公司絲綢數創中心副總監孫斌給出了答案。
在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設計大模型體驗機上選擇一款江南煙雨圖案,點擊提交訂單,旁邊的打印機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開始運轉。“有了數碼噴印技術,屏幕上顯示什麼樣,實物生産出來就是什麼樣,顏色圖案分毫不差。”孫斌告訴記者。
從傳統的織造技藝到現代的數碼印花,科技的加持為極具古典韻味的絲綢添上了一抹現代的華麗,讓古老的東方之美煥發新生。
技術之外,IP聯動也是國貨品牌觸達年輕群體的法寶。7月16日中午,上海黃浦區福佑路上的中華老字號——上海老飯店裏迎來了一大批年輕的面孔。上海老飯店與國漫IP《時光代理人》跨界聯袂,給這座東方美學氣息濃郁的美食空間融入了鮮活的國漫元素,打破了年輕群體與老字號之間的“次元壁”,不僅帶動了年輕人的消費,也讓Z世代沉浸式領略了中華老字號的創新魅力。
“餐廳環境的佈置非常用心!進來看到了很多漫畫人物的人形立牌。我們點了聯名套餐,限定飲品的吸管上還配了Q版人物吸管套,誠意滿滿!”05後的小張專門叫上了朋友前來打卡,還領到了上海老飯店和時光代理人的定製版文件夾、Q版打卡扇。
“幾乎全是00後、10後的年輕人。”飯店服務人員不禁感慨,以往年輕人跟着父母來的比較多,沒想到這波跨界合作,一下子把顧客的平均年齡拉低了好幾輪。
業內專家指出,未來,隨着科技創新與文化自信的持續深化,國潮將不僅是一種消費現象,更會成為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保持對品質的追求、對創新的執着、對文化的尊重,將是國貨品牌行穩致遠的關鍵所在。(記者董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