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中國行|中國西部春節“文化游”火熱-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2/11 09:07:40
來源:新華社

新春中國行|中國西部春節“文化游”火熱

字體:

  一手捧着葫蘆,一手握住刻刀,10歲的姚靖一邊認真聽着非遺傳承人的講解,一邊低頭在葫蘆表面仔細刻畫。

  今年春節假期,在父母的陪同下,姚靖來到位於甘肅省蘭州市的阮氏葫蘆藝術館,跟隨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蘭州刻葫蘆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阮熙越學習刻葫蘆技藝。

  第一次在葫蘆上用刻刀畫畫讓姚靖感到很興奮。她認真刻畫的模樣,也讓阮熙越感慨不已,“春節假期,來體驗傳統文化的孩子和家長越來越多,説明大家對傳統文化更加認同。”

2月3日,兩名小游客在位於甘肅省蘭州市的阮氏葫蘆藝術館,跟隨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蘭州刻葫蘆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阮熙越學習刻葫蘆技藝。新華社發

  阮熙越介紹,1月28日至2月4日,阮氏葫蘆藝術館接待游客近9000人次,其中大部分為學生和家長。他們了解刻葫蘆歷史,體驗刻葫蘆技藝,購買葫蘆文創産品。

  不只是刻葫蘆,今年春節假期,剪紙、掐絲琺瑯等非遺項目體驗頗受歡迎。甘肅省博物館開展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讓游客體驗新鮮感的同時感受歷史的厚重。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國春節申遺成功後的首個農曆新年,“文化游”“非遺游”熱度高漲。

  在線旅游&&飛豬發布的《2025年春節假期出游快報》顯示,追着非遺過大年成為這個假期旅游市場的頂流,包含非遺景點、非遺體驗的“非遺游”熱度較去年大增40%,攜親友逛燈會、賞民俗表演等內容最熱門。

  非遺展演、社火巡游、年俗燈會等特色“文化游”活動在甘肅多地爆火。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數據顯示,全省共舉辦春節主題文旅活動1418項,累計接待游客180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00.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2%和11.9%。

2月9日,游客們在甘肅省蘭州市“風起大漢”沉浸式演藝街區欣賞演出。新華社記者 張文靜 攝

  西域商人向游客展示家鄉特色、壁畫中的飛天一躍而出、穿着精緻漢服的游客尋找最佳出片點拍照……這樣的場景在甘肅蘭州“風起大漢”沉浸式演藝街區隨處可見。這個2024年底正式運營的街區以漢文化、隴原文化、絲路文化為核心主題,融合戲劇、歌舞、光影、沉浸式體驗、美食等多種元素,為游客呈現多維度的文化盛宴。

  “古今融合的感覺太棒了!”漢文化“粉絲”王秀秀專門從陜西省西安市趕到這個新開放的街區“打卡”,覺得“不虛此行”。該演藝街區運營總監陳超介紹,近期,演藝街區開展演出800多場次,接待訪客累計約3.5萬人次,綜合收入300余萬元。

  春節期間,“文化盛宴”在中國西部遍地開花。寧夏回族自治區共推出非遺産品展銷、非遺年貨大集、非遺美食品鑒推廣等200余項特色活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共舉辦文化演藝、民俗、文博展覽等727場文旅活動;青海省會西寧整合省、市、縣(區)文旅資源,聯動全省各市州文藝團隊,推出14大類39項2000余場文化活動。

2月9日,伊朗游客薩爾曼在甘肅省蘭州市“風起大漢”沉浸式演藝街區拿着地圖手冊在街區不同的打卡點“蓋章”游玩。新華社記者 張文靜 攝

  來自伊朗的薩爾曼最近在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分別“打卡”了大唐不夜城以及“風起大漢”沉浸式演藝街區;在寧夏鎮北堡西部影城,來自俄羅斯的薛琳娜和來自巴基斯坦的馬傑跟隨六盤山木版年畫非遺傳承人學習印製蛇年生肖年畫。

  “這是我第一次在中國過春節。”薩爾曼説,“在這既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又學習到一些關於中國絲路文化的歷史知識。希望有機會帶家人一起來中國參觀游玩。”

  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何效祖&&,希望這些文化活動能夠讓游客在賞非遺精品、觀民俗技藝、學傳統手藝中,度過年味十足的“非遺年”,更好地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彩魅力。(張文靜 程楠)

【糾錯】 【責任編輯:崔紅宗 丁梓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