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的精神追求》書封
10月19日,一場以“何以華夏:解碼中國人的文化源代碼”為主題的《中華文明的精神追求》新書分享會在四川成都文軒BOOKS·高新店舉辦,旨在引領讀者一同探尋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精神脈絡與當代價值。該書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專家研討會現場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院長劉石闡釋了《中華文明的精神追求》的宏大立意與獨特架構。他説,該書以“天道”“治世”“修身”三大篇章為架構,從天地、生生、家國、君子等12個維度,系統勾勒了中華文明理解世界、組織社會、安頓個體的完整體系。回溯一個國家的“來時路”,解碼古老的精神印記,對於應對當下挑戰、明晰未來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黎海超結合三星堆考古發掘的經歷,闡述了青銅神樹、黃金面具等文物所蘊含的奇幻色彩與精神世界,印證了中華文明早期瑰麗的想象力與深邃的宇宙觀。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副教授戴路則從文學視角出發,剖析了經典文獻在傳承“文化源代碼”中的角色。3位學者還圍繞考古“實證”與文學“感悟”如何互補互證進行了深入交流。
贈書現場
活動現場,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代表向來自湖北、山東、天津等地的農家書屋贈送新書。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中華文明的精神追求》聚焦中華文明的精神內核,希望這本書讓基層群眾更深刻理解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為鄉村治理注入文化動能。農家書屋工作代表&&,該書是對農家書屋圖書的重要補充,將結合該書開展相關閱讀活動。
據悉,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自2021年起策劃推出學術普及讀物“中華文明書係”。第一輯《從考古看中國》、第二輯《品讀中國:風物與人文》、第三輯《中國文化之美》分別獲得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中國好書”榮譽。本次推出的《中華文明的精神追求》是第四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