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黑龍江省一所外語類民辦本科高校,黑龍江外國語學院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給學生和社會最需要的”辦學理念,以“關愛賦能、陪伴成長”為核心,攜手外研社,打造“112235”育人體系,培養了一大批“敢擔當、外語優、基礎實、能力強、善創新”的高素質複合應用型人才。這一創新實踐不僅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也為同類院校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一、堅定方向:以黨建為引領,以外語“三進”創新實踐“外語育人”
“為誰培養人”是辦學治校之根本。學校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囑託,以“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為“112235”育人體系的1個基石。學校以黨的建設為引領,在初創時期即建立黨組織,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於辦學治校全過程,獲評教育部全國黨建工作“標杆院係”1個、“樣板支部”3個。
學校以貫徹外語“三進”為重要載體,抓實課程思政,以“外語育人”涵養學生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將外語知識傳授、專業本領培養和價值塑造融為一體,使學生“講好外國語,堅定中國情”。構建“一優化七融入”的外語“三進”教學體系和“一中心兩強化三促進”的“三進”教學模式,與黑龍江省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共建全國首個“三進”教學與研究中心,積極推進外語“三進”課程建設與教材使用。
在大學外語、英語、俄語、法語、西班牙語、德語、日語、朝鮮語、阿拉伯語、意大利語、葡萄牙語等專業中,學校均依託《理解當代中國》系列教材開展“三進”課程。其中,已有三門課程獲評“黑龍江省本科高校外語專業《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多語種版本‘三進’示範課程和教學團隊建設點”。學校連續三年在全國外語教育改革創新論壇上作外語“三進”典型經驗交流,並多次承辦“理解當代中國”全國大學生外語能力大賽黑龍江省賽,在全國範圍內連續兩年獲大賽“全國優秀組織獎”。此外,學校還在校內培養了一批能在哈爾濱亞冬會等重大國際活動舞&上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優秀學子。
二、因材施教:以“關愛+陪伴”激發學生內生動力
“民辦高校的學生往往高考分數不高,學習動力不足,但他們同樣渴望被認可、被關注。”黑龍江外國語學院校長劉英表示,針對這一特點,學校將“關愛教育”貫穿育人全過程,從四個維度落實“關愛賦能”:
1.榜樣示範——校長帶頭,全體教師以身作則,通過“最美教師”“優課優師”等評選,樹立關愛育人的典範。
2.對話溝通——建立校領導&&班級、師生餐敘茶敘等機制,確保學生訴求“接訴即辦”。
3.實踐體驗——每年組織6000餘人次參與志願服務、社會實踐,讓學生在真實場景中學會關愛與被關愛。
4.認可理解——設立“壹元學子餐”、早餐獎勵計劃,構建心理健康教育體系,讓學生感受溫暖、樹立自信;完善評比激勵體系,不錯過每個學生的進步。以“學業陪伴、協同陪伴、融媒陪伴、社區陪伴”四種方式全程護航學生成長。
三、路徑拓展:“國際合作+産教融合”雙輪驅動
外語類院校的天然優勢是國際化,應用型高校的必由之路是産教融合。黑龍江外國語學院與日本、美國、泰國等高校合作“3+1+X”本碩連讀項目,近三年派出900余名學生赴海外交流,330名畢業生境外深造。校園內舉辦國際會議、跨文化活動,營造“雙校園”文化氛圍,以國際合作拓寬視野;攜手外研社及阿里巴巴國際站,共建跨境電商産教融合育人實踐基地;在深圳建立實踐教學中心,與50余家企業合作;與義烏市人社局共建國際貿易産業學院;與湖州等地政府開展“城市定制班”項目;與希爾頓、東軟等企業開展“工學交替”實習,讓學生“真刀真槍”練本領,以産教融合強化實踐。
四、課程創新:“外語+數智化+跨學科”賦能複合型人才
面對數字化時代和跨學科需求,黑龍江外國語學院構建了“外語+數智化+跨學科專業”三位一體課程體系,讓學生既具備語言優勢,又能適應未來職業需求。
1.強化外語特色——非外語專業增設多語種課程,公共外語必修課達360學時;外語類專業融入行業課程,如“日語+計算機”“英語+電子商務”,培養“專業+外語”複合能力。
2.融入數智化素養——建立人工智能與大數據通識教育課程體系,遞進培養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的基礎、應用、創新能力,依託中國高校外語慕課&&的“跨文化商務交際導論”慕課開展同步教學;依託外研在線U校園智慧教學雲&&,實現了混合式外語教學的教、學、評、測、研多終端一站式全流程銜接;與科大訊飛合作建設智能教學&&,試點人工智能輔助教學的專業課程達20門。
3.打破學科壁壘——設立19個微專業和5個輔修專業,鼓勵跨學科修讀,如“軟體工程+日語”複合培養模式,提升學生知識遷移能力。
五、成效顯著:從“低分入學”到“高質量成才”
“112235”育人體系的實施,向社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1.學風顯著改善——學生競賽獲獎數量居全省前列,2023年和2024年連續兩屆“外研社·國才杯”大賽省賽獲獎人數位列全省第一。
2.就業質量提升——2021年獲評黑龍江省就業工作示範高校,軟體學院學生赴日升碩率達100%。
3.社會認可度高——2024年榮獲泰晤士高等教育亞洲大獎“最佳學生支持獎”,育人經驗多次在全國教育論壇分享。
教育的本質是喚醒與賦能。黑龍江外國語學院的實踐表明,民辦高校只要找準定位、創新模式,完全能夠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優秀人才。其“關愛賦能、陪伴成長”的育人理念,“外語+數智化+跨學科”的培養路徑,不僅為外語類院校提供了參考,也為高等教育多樣化發展貢獻了“龍外方案”。
注:“112235”育人體系,
“1”為堅定一個方向: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1”為堅持一個理念:給學生和社會最需要的;
“2”為二元支撐,是以暖心的“關愛賦能”和全程的“陪伴成長”為人才培養支撐;
“2”為雙輪驅動:以“國際合作+産教融合”驅動人才培養;
“3”為三位一體課程體系:“外語+數智化+跨學科專業”課程體系賦能複合應用型人才培養;
“5”為五個培養目標維度:敢擔當、外語優、基礎實、能力強、善創新。
(中國教育報客戶端 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