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歷代方志集成》第一批成果發布-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1/01 15:07:17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廣西歷代方志集成》第一批成果發布

字體:

  10月29日,《廣西歷代方志集成》整理出版項目第一批成果發布會暨贈書儀式在南寧舉行。自治區副主席廖品琥出席活動並宣布項目第一批成果發布,中國地方志工作辦公室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邱新立致辭。發布會由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梁志強主持。

儀式現場(梁曉虹/攝)

  《廣西歷代方志集成》整理出版項目由自治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組織實施,對國內外現存的約280種廣西歷代方志做系統整理、分批影印、集成出版,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古籍文獻整理出版項目。該項目於2022年11月啟動,現計劃於2026年全面完成。目前,項目第一批成果85種184冊順利完成影印出版。2024年6月,項目入選第二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廣西“十佳案例”之首。

《廣西歷代方志集成》第一批成果(魯朝陽/攝)

  邱新立在致辭中説,廣西地方志辦歷經近兩年紮實有效的艱辛努力,推出首批成果,大量珍貴的孤本、稀見本廣西方志得以影印再版,這是全國地方志系統的一件盛事。《廣西歷代方志集成》將成為廣西文化建設的一座豐碑,為地方志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為推進文化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力量。

  會上,廖品琥、邱新立、梁志強以及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自治區新聞出版局(版權局)局長、一級巡視員王曉華,廣西師範大學黨委書記賀祖斌,自治區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梁金榮,自治區政府原參事李秋洪等領導分別向自治區檔案館、自治區圖書館、自治區博物館、廣西師範大學圖書館等9家單位贈送《廣西歷代方志集成》整理出版項目第一批成果。

9家單位獲贈《廣西歷代方志集成》首批成果85種184冊(梁曉虹/攝)

  據悉,《廣西歷代方志集成》整理出版項目涵蓋通志、州府縣誌以及部分代表性的重要山水名勝志、鄉土志等專門類志書。項目第一批成果特色鮮明,收錄方志數量眾多,共計85種184冊,其中包括4種《廣西通志》、1種《廣西通志輯要》、1種《廣西名勝志》、26種州府志(含南寧、桂林、梧州、廉州、欽州等)、53種縣誌(含陽朔、臨桂、柳城、來賓、上林、合浦等)。首批成果對多種方志不同朝代版本同步收錄,如4種《廣西通志》分別為明嘉靖十年刻本、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清乾隆刻本、清嘉慶七年刻同治四年補刻光緒十七年桂垣書局再補刻本;《南寧府志》4種,分別為明嘉靖十七年刻本、明嘉靖四十三年刻萬曆及崇禎增修本、清康熙抄本、清乾隆八年刻本。首批成果匯聚眾多珍貴版本,蔚為大觀。此外,首批成果所收錄方志版本以珍貴稀見為優先原則,在85種方志底本中,有28種藏於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12種藏於日本內閣文庫,2種藏於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東亞圖書館,其餘散藏在國內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等各大圖書館。此次將廣西方志的海外善本與國內善本同錄集成,是這些方志問世之後的第一次,也是廣西有史以來的第一次。

出席領導及嘉賓合影(梁曉虹/攝)

  《廣西歷代方志集成》整理出版項目於2022年經過公開招標,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和廣西人民出版社(聯合體)承接實施推進。(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仕興 通訊員 周岳琳 劉揚)

【糾錯】 【責任編輯:劉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