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兒所骨科專家:兒童脊柱側彎需早篩查早干預 別陷入認知誤區-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6 10:47:28
來源:新華網

首兒所骨科專家:兒童脊柱側彎需早篩查早干預 別陷入認知誤區

字體:

新華網北京10月16日電(吳起龍)在世界脊柱日前夕,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首都兒童醫學中心(簡稱“首兒所”)骨科主任劉振江面向公眾詳解兒童脊柱健康知識,針對脊柱側彎的認知、預防與治療等關鍵問題進行權威科普,並回應大眾常見誤區。

“脊柱側彎已成為繼肥胖、近視後,第三大影響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疾病。”劉振江説,我國兒童青少年脊柱側彎發生率約1%,脊柱彎曲異常檢出率2.8%,部分地區如北京市順義區9-18歲中小學生脊柱彎曲異常檢出率為7.9%,且青春期是脊柱側彎快速進展的關鍵期,必須重視早期干預。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首都兒童醫學中心骨科主任劉振江

據劉振江介紹,脊柱側彎指脊柱在冠狀面上一個或多個節段椎體偏離身體中線向側方形成彎曲,多伴有椎體的旋轉和矢狀面上後凸或前凸增加或減少、肋骨和骨盆的旋轉傾斜畸形以及椎旁的韌帶肌肉異常,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結構畸形。

他進一步解釋稱,以Cobb角10度為診斷界限,小於10度屬正常,稱為脊柱不對稱;大於10度則診斷為脊柱側彎。“脊柱側彎主要分為特發性(約佔80%)、先天性、神經肌肉性和綜合徵性四大類。脊柱側彎的確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與不良生活習慣如不良坐姿和站姿、久坐、缺乏運動等可干預因素密切相關。”劉振江補充。

他認為,兒童青少年不正確的讀寫姿勢是脊柱側彎的重要誘因之一,需牢記“三個一”原則:眼離書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胸離桌沿一拳遠。他建議,小學生線上學習時間每次應不超過20分鐘,中學生線上學習時間每次應不超過30分鐘;學齡前兒童每天視屏時間不超過1小時,學齡兒童青少年每天視屏時間不超過2小時,在課間或休息時做一些放鬆頸肩腰背及四肢關節的動作。

值得注意的是,久坐超2小時會加劇脊柱兩側肌肉力量失衡;書包重量若超過兒童自身體重的10%,易導致軀幹前傾和不對稱的情況出現,建議用雙肩書包;學校則應該定期調整座位,並使用可調節課桌椅。

“脊柱側彎的預防還需加強戶外體育活動,每天的中高強度身體運動(有氧運動)累計不少於60分鐘,每週進行高強度身體活動或增強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運動不少於3天。吊單杠、游泳、平板支撐等可增強腰背肌力量。”劉振江説,家長可通過每月拍孩子背部照片對比、做前屈試驗自查:孩子雙膝伸直、並足、向前彎腰90度時,從孩子背部觀察,若脊柱雙側不對稱隆起,則提示可能存在脊柱側彎。

治療上,以Cobb角劃分方案:10-25度需觀察隨訪、加強鍛煉(如吊單杠、小燕飛、游泳、平板支撐、引體向上、俯臥撐等);25-45度需每日佩戴支具至少20小時以上,夜間睡眠時也需要佩戴;大於45度可能需手術治療。“支具是保守治療的一種有效手段,一般能明顯減緩脊柱側彎進展,而不是影響發育的‘負擔’。”他解釋説。

針對脊柱側彎的常見誤區,劉振江澄清道:“認為孩子長大脊柱側彎就會好是不對的,成年期脊柱側彎仍會每年進展1-2度”。中醫正骨對於脊柱側彎,也是一種可以選擇的治療手段,並非誤區。他呼籲家庭、學校與醫療機構間相互協同,學校應控制電子教學時長,為學生配備儲物櫃;醫療機構應開展常規篩查,以共同守護兒童脊柱健康。

【糾錯】 【責任編輯:孫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