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瑪芬環保人設“炸”出裂痕 安踏股價大幅下挫-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2 14:56:43
來源:新華網

亞瑪芬環保人設“炸”出裂痕 安踏股價大幅下挫

字體:

  新華網北京9月22日電(記者丁峰 黃海榮)9月19 日,戶外品牌始祖鳥與藝術家蔡國強在喜馬拉雅山脈合作的“升龍”煙花秀,演變為輿論風暴。目前雙方已致歉並承諾補救,但此前宣傳“攜手”辦展,致歉信卻改稱“贊助”,被網友指始祖鳥偷換概念、缺乏對自然的敬畏心。

  作為安踏體育2019年收購的亞瑪芬體育核心品牌,始祖鳥此舉與安踏創始人丁世忠強調的“長期主義”相悖。業內人士指出,其環保承諾形似營銷,違背戶外品牌“與自然共生”核心信仰。

  儘管始祖鳥稱煙花用可降解材料、已清理殘留物,但專業人士質疑高原凍融土生態脆弱,翻土修復或致百年難愈損傷。事件不僅衝擊始祖鳥品牌信譽,也令控股亞瑪芬的安踏“ESG 模範生”形象承壓。9月22日開盤,安踏體育股價一度大跌7.28%。

  一場“無痕”信條下的生態冒險

  “在海拔 5500 米的喜馬拉雅山脈,任何人類活動都應如履薄冰。”這是戶外領域公認的生態保護準則,也是始祖鳥長期向消費者傳遞的品牌理念。然而,9月19日的煙花秀,卻讓這一準則淪為空談。

  當日19時許,隨着火藥爆破的聲響,彩色煙花在雪山山脊間綻放,形成長達數分鐘的“升龍”動態效果。活動主辦方在事後聲明中強調,此次《升龍》藝術項目已做到“極致環保”:所用煙花彩色粉為生物可降解材料,經國際奧委會及日、美、歐等多地燃放驗證,污染物排放符合最高環保標準;燃放等級定為 V 級(最低風險等級),噪音控制在50分貝以下,光污染強度遠低於常規夜間焰火;燃放前3 天,團隊已將周邊5公里內牧民的牛羊轉移至安全區域,通過佈置鹽磚引導高原鼠兔、旱獺等小型動物遠離燃放點;燃放後2小時內,工作人員完成殘留物清理,並對涉及的1.2萬平方米草甸進行翻土、撒播草種,“確保不留生態隱患”。

  但這些“自證清白”的表述,在專業人士和公眾眼中卻漏洞百齣。植物學博士、科普博主顧有容在社交&&發布的分析文章中指出,江孜熱龍地區屬於典型的高山草甸生態系統,土壤層厚度僅3-15厘米,且多為凍融土,形成周期長達數十萬年。“翻土修復”看似合理,實則會破壞土壤表層的微生物群落和團粒結構,加劇水土流失,“這種破壞可能需要上百年才能恢復,甚至永久無法逆轉”。他進一步舉例,該區域常見的高山嵩草、矮生嵩草,年均生長高度不足3厘米,一旦根係因煙花衝擊波受損,極有可能整株枯萎,而這些植被正是藏羚羊、藏原羚等食草動物的主要食物來源。

  隨着輿情不斷發酵,9月21日凌晨,西藏“雲端珠峰”微信公眾號發布情況通報,日喀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已成立調查組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核查,後續將根據核查結果依法依規處理。

  同日,始祖鳥微博發布致歉信,&&將在政府部門監管下,配合藝術家團隊對該項目全過程的環境生態影響進行覆核,邀請第三方專業環保機構開展嚴謹而透明的評估工作,並依據評估結果與社會各界反饋,展開及時有效的補救行動。

  不過,始祖鳥在海外社交媒體&&發布的英文致歉信與國內版本有差異,海外版提到“正與相關藝術家和中國團隊溝通,調整工作方式避免類似情況”,這一表述引發部分網友質疑其致歉不夠誠懇、有“甩鍋”嫌疑 。

 “百年環保願景”與“雪山煙花”的割裂

  始祖鳥的“環保失約”,並非孤立的品牌行為,而是其母公司亞瑪芬體育ESG治理體系失效的集中體現。這家總部位於芬蘭、旗下擁有始祖鳥、薩洛蒙、威爾勝等13個知名運動品牌的企業,長期以“可持續發展引領者”自居,但其2024年發布的ESG報告與實際運營的巨大反差。

  在這份長達63頁的ESG報告中,亞瑪芬體育用大量篇幅描繪了 面向未來的可持續藍圖:材料創新方面,宣稱2025年前實現80%的産品使用再生或環保材料;碳排放管理上,通過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認證,承諾2030年Scope1(企業直接排放)、Scope2(外購能源排放)減排70%,Scope3(價值鏈其他排放)減排55%;品牌層面,重點推廣始祖鳥的ReBIRD™計劃,強調 “通過修復、回收、再利用,讓每件裝備生命周期延長3倍以上”。

  此外,亞瑪芬還對外講述組建“始祖鳥凈山隊”的故事,為高海拔凈山提供關鍵運力,解決垃圾“撿得起但運不出”的難題,營造“身體力行做環保”的形象。

  但喜馬拉雅煙花事件,讓這些“藍圖”瞬間失去説服力。亞瑪芬體育在報告中聲稱建立了覆蓋全球業務的生態風險評估模型,但此次煙花秀選址是否經過該模型評估?是否邀請生態學家參與?

  環保人士告訴記者,在品牌方眼裏,只看到了“雪山煙花”的話題熱度,卻忽視了高原生態的特殊性。該人士直言,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平原地區可能2個月內分解,但在喜馬拉雅低溫、低氧、紫外線強的環境下,分解周期會延長至6-8個月,期間産生的微塑料仍可能滲入土壤和水體。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可持續發展部主任,中華環保聯合會ESG專委會常務副主任王曉光接受採訪時指出,“企業做環保相關的營銷活動在國內外都有大量的成功案例,這類商業活動整體上是有正向意義的。就具體項目而言,一個重要的原則是商業活動在促進生態保護方面産生的實際效果,合則共贏,否則就難免招致批評。這次煙花事件在前期環境影響評估等方面不到位,缺乏嚴格科學的審批論證流程是重要原因。”

  2024年2月,亞瑪芬體育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招股書中將 “領先的ESG表現”作為核心賣點之一,吸引了多家聚焦可持續投資的基金入股。但上市後,集團股價曾一度持續震蕩,為提振市場信心,亞瑪芬選擇通過“高調環保營銷”來維持估值——始祖鳥的 ReBIRD™計劃、薩洛蒙的“零廢棄工廠”等宣傳,均集中在上市前後。

  此次煙花秀,正是這種“營銷導向型環保”的表現:用一場吸引眼球的藝術活動提升品牌曝光度,卻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潛在傷害。

 環保是企業生存發展的 “生命線”

  作為亞瑪芬體育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39.49%),安踏集團近年來,與旗下安踏、FILA、迪桑特等品牌,通過一系列“綠色包裝”,塑造了“ESG模範生”形象,但始祖鳥這次引起公憤的生態破壞行為,令其形象蒙塵。

  安踏的“ESG之路”頗具代表性。2023年至2025年,其MSCI ESG評級從“BB”級躍升至“A”級,成為國內首家獲此評級的運動服飾企業;2024年入選道琼斯可持續發展新興市場指數,旗下ANTAZERO品牌開設“環保商品精選集合店”,推出售價高昂“採用再生材料的馬赫系列跑鞋”和“碳捕捉技術的衝鋒衣”等産品,將“可持續”打造成高端化標籤。

  普華永道2024年《消費者之聲調查:縮小消費者信任赤字》針對全球31個國家消費者的調研結果顯示,全球46%的消費者更傾向於購買環保産品,並願意為此支付平均9.7%的溢價。

  王曉光告訴記者,一些公司尚未將ESG作為需要全員踐行的核心價值觀,“這種認知導致其在運營中對於有關議題‘重宣傳、輕執行’‘重短期、輕長期’”。

  這場持續發酵的煙花爭議,已讓參與雙方付出沉重的現實代價。對於始祖鳥而言,品牌形象的崩塌或將直接體現在今後的市場數據上。而更嚴峻的是消費者信任的大幅流失。

  網友們主要的不滿是,始祖鳥一邊賣着上萬的衝鋒衣,一邊向着最脆弱的生態環境重拳出擊。很多網友在始祖鳥官方社交賬號留言&&“再也不買該品牌産品”,還有網友稱“我是鳥粉,以後肯定不會再買了”“一個不尊重大自然的戶外品牌,不值得信賴”。

  這場危機的本質,是商業環保主義異化帶來的必然結果。當始祖鳥將“無痕山林”做宣傳語,卻在雪山留下爆炸痕跡;當亞瑪芬在報告中描繪“百年可持續願景”,卻為短期營銷犧牲生態。

  隨着環保意識的覺醒,公眾對企業的ESG要求已從“是否宣傳”轉向“是否踐行”,從“是否發布報告”轉向“是否經得起檢驗”。始祖鳥事件的發酵,正是這種轉變的生動體現——公眾不再輕信品牌的“環保人設”,而是用實際觀察,審視企業行為與承諾的一致性。

  王曉光&&,這場事件為整個戶外用品行業敲響警鐘:環保不是商業秀場的“偽裝衣”,而是企業生存發展的“生命線”。只有那些真正將ESG視為核心價值觀,而非營銷工具的企業,才能贏得消費者的長期信任,實現可持續發展。畢竟,綠水青山不會為虛假的環保承諾沉默,市場也不會為“綠色雙簧”買單。

【糾錯】 【責任編輯:王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