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賦能千行百業,創新潮涌八桂大地-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20 10:02:36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AI賦能千行百業,創新潮涌八桂大地

字體:

  “人工智能時代,廣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後,要以‘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力爭在新領域新賽道迎頭趕上。”今年初,在廣西“新春第一會”上,自治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擲地有聲。

  彼時,DeepSeek在國內外正熱浪滾滾。廣西作為一個西部沿邊省區,發展人工智能的底氣何在?路徑是什麼?不論是網民還是區內外的幹部群眾,一時投來疑問的目光。

  “北上廣研發+廣西集成+東盟應用”成為廣西的獨闢蹊徑。如今,一批頭部和科創企業落戶廣西,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試運營,千行百業紛紛擁抱人工智能,AI熱潮在廣西翻涌。

  7月19日,廣西又有大動作,AI賦能千行百業超級聯賽正式打響,旨在打造“賽事選拔—資源對接—産業孵化”的閉環生態,激發全社會對AI落地應用的關注與實踐,喚醒人們擁抱時代的意識。

  市場需求將如何激發技術創新?AI浪潮又會怎樣改變生活?人們充滿期待。

  人工智能浪潮席捲八桂

  2025年,新年鐘聲敲響的時候,人們無法想象廣西會以如此力度擁抱AI浪潮。

  從自治區黨委高位推動,到科大訊飛、奇安信等行業頭部企業紛紛布局、各類創新合作項目落地建設,再到“AI賦能千行百業超級聯賽”的重磅推出,廣西聚焦“北上廣研發+廣西集成+東盟應用”的發展路徑,力爭在新領域新賽道迎頭趕上,打造人工智能領域的新沃土。

  大力發展人工智能,不是廣西的一句口號,而是系統的部署和高效的落實。

  築巢引鳳,廣西有大動作。2025年一季度招商引資“早春行動”中,廣西瞄準“人工智能+”、智能芯片、數據模型等新興産業,在京津冀等重點區域組織舉辦了系列招商推介活動,精準對接一批在談意向項目。

  今年3月和7月,廣西代表團兩次到北京考察多家涉及人工智能領域的企業,並到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學習調研科技創新、産業創新、人工智能發展等方面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

  廣西還啟動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及成渝地區片區招商,重點對接智能製造、智慧醫療、智能終端等領域企業。

  各地各行業迅速行動。6月30日,從開工到通過竣工驗收僅用了不到3個月的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展示中心(以下稱“南A中心”)投入試運營。截至7月1日,南A中心已發布場景需求43個,首批集中展示30余項典型應用場景;簽署國外合作協議16個,簽約國內人工智能項目43個,其中34個已註冊公司或明確選址。

  柳州東盟智算中心、玉林市低空經濟産業園、賀州智能終端配件等一批算力服務、智能終端領域項目也相繼落地。

  在工業領域,南南鋁加工的AI圖像檢測系統將缺陷識別精度提升至0.2毫米;玉柴集團“黑燈工廠”通過機器人替代傳統人工,生産效率提升90%,發動機生産周期縮短80%。

  在醫療領域,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基於DeepSeek大模型研發泌尿外科AI醫生,實現病歷自動生成和實時視頻問診。      

  在政務領域,廣投集團下屬數字廣西集團開發的“智桂通”完成多模型融合升級,覆蓋數字政府、醫療健康等方面,提供智能決策與搜索服務。

  廣西的優勢何在

  想象一下,在青山綠水的廣西鄉村,養牛的老闆拿着手機,AI告訴他“5號牛今天該加餐200克蛋白料”;豬圈裏的AI一聽豬咳嗽,立馬判斷它是不是感冒了;甚至,未來你厭倦城市生活想回村種瓜,AI也能告訴你今天瓜苗需要澆多少水。這不是科幻片,這是在廣西逐步上演的真實“智能+”生活圖景。

  這引申出一個重要問題:在傳統的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版圖中,廣西的科創能力並不突出,為什麼能火起來?

  東盟市場的巨大需求是廣西AI發展的區位優勢。毗鄰粵港澳大灣區、面向東南亞是廣西的天然稟賦。作為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廣西與東盟經貿、人文往來密切。廣西將人工智能置於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重要位置,立足本土特色優勢,不斷開闢出差異化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為技術賦能東盟提供樣板。

  邁越科技的AI翻譯卡,在中國與東盟的跨境貿易和旅游中發揮作用;潤建的“曲尺大模型”、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的“中國—東盟法律大模型”通過國家備案,為深化與東盟的數字合作鋪好路。瞄準東盟市場需求,AI企業相當於在廣西拿到了通往一片“藍海”的船票。

  目前廣西已經與老撾、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共建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聚焦區塊鏈、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重點關注技術研發、跨境合作、數字生態培育及成果轉化,並根據當地需求定制人工智能服務。

  清晰的政策引導是廣西AI發展的牽引力。今年2月,廣西成立人工智能發展工作專班,把AI發展提升到突出的位置。上半年,廣西密集&&《關於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的決定》《廣西“人工智能+製造”行動方案(2025—2027年)》等重磅政策,將重點實施人工智能産品突破、“智賦萬企”、關鍵技術攻堅、企業培優育強、産業布局優化、資源要素保障六大行動。方案明確到2027年,AI相關産業産值要突破1000億元,打造100個標誌性智能産品,培育100個典型應用場景,培養10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鏈主企業,初步建成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産業高地。實打實的“施工圖”,吸引着資金、技術、人才蜂擁而至。

  真金白銀的投入是廣西AI發展的驅動力。從自治區到市縣,廣西打出了一系列扶持AI的政策“組合拳”,覆蓋了資金、人才與技術轉化的全鏈條。自治區層面,新鮮出爐的金融惠企三年行動方案,明確把“人工智能+東盟”“人工智能+製造”列為優先支持對象;在地方層面,梧州市對新成立AI企業年營收按“晉級補差”原則進行獎勵,人工智能單品年營收破億,可直領百萬大獎。

  今年6月,以“基金賦能廣西 産業振興八桂”為主題的2025廣西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推介暨簽約大會,吸引了眾多知名金融機構、基金管理機構的關注和參與。30家基金管理機構與廣西政府投資引導基金簽約,認繳規模近600億元,其中財政認繳出資200億元,預計實現投貸聯動規模1000億元,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資廣西企業,覆蓋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低空經濟等領域。

  加速擁抱人工智能的時代

  回顧歷史,技術進步往往驅動社會巨變。

  市場推動、企業參與、政策疊加,廣西人工智能這把火,會煉就怎樣的未來?

  首先,人工智能領域的應用需求加速創新資源集聚與成果轉化。最新的一個大動作是今年7月至11月,廣西面向國內外的頭部企業、初創團隊,科研院所、高校學生、個人開發者等,舉辦以“AI廣西·AI中國·AI東盟”為主題的AI賦能千行百業超級聯賽,特別鼓勵與東盟國家聯合組隊的參賽模式,從而在全社會營造關注人工智能、發展人工智能的熱潮,吸引從事人工智能的青年才俊、獨角獸企業等向廣西聚集。

  這是一場人工智能領域的盛會。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舉辦AI賦能千行百業超級聯賽目的是以賽事為紐帶促進創新資源集聚與成果轉化,引入投資機構推動資本與項目對接,形成優秀項目落地廣西及東盟的扶持機制。

  其次,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將在八桂大地加速聚集。廣西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桂林理工大學、廣西醫科大學等高校相繼成立人工智能學院或研究院,並試點開展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建設和教學實踐工作。從2025年秋季學期起,廣西將在普通本科高校一年級新生中全覆蓋開設人工智能通識課作為必修課。

  “從生産到銷售,從服務到監管,廣西人工智能産業展現出應用市場廣、嵌入産業深、發展潛力大的特點,産業生態正在加速形成,將吸引更多的人工智能企業和人才向廣西聚集。”廣西財經學院教授許露元説。

  再次,行業和民眾對人工智能的感知度將加速提升。“只需輕觸智能手機,便可以輕鬆跨境暢游東盟”,在廣西科技廳近日發布的七大人工智能“揭榜挂帥”項目中,《中國—東盟文旅垂類模型研發與應用示範》項目描繪了這樣一個智能旅游場景。

  該項目主打“一鍵游東盟”,研究構建中國—東盟文旅垂類模型,落地“一鍵游廣西——三姐伴游”等核心服務場景,解決跨國文旅場景中多語言溝通障礙、文化習俗衝突、文旅場景多樣等關鍵難題。

  當廣西高速公路上“集群化部署+AI智能管控”的無人機集群掠過崇山峻嶺,巡檢着道路;當廣西柳工的工程師在柳州總部能為遠在越南的故障設備遠程診斷;當游客手持手機通過“一鍵游東盟”就能無障礙游覽東盟十國……廣西“AI+東盟”的構想將逐步從藍圖變為現實。

  AI時代剛剛拉開序幕。在AI賦能千行百業超級聯賽啟動儀式上,自治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在AI大幕徐徐展開、變革浪潮奔涌之時,是旁觀等待,還是積極參與?答案不言而喻。(記者王軍偉 黃浩銘 黃耀滕 王楚然)

【糾錯】 【責任編輯:王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