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走筆丨歌傳千年越山海-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3/28 09:29:28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新華走筆丨歌傳千年越山海

字體:

  每當歌起三月三,一張多年前定格於我腦海中的畫面再次浮現眼前:暖陽靜靜照着簡樸、乾淨的農家小院,冬日的山村溫暖如春,一位年過古稀的壯族老人和兒子坐在一起,深情地將父親傳給他的歌謠,一句接一句傳授給膝前的兒子。

  2010年11月11日,在廣西馬山縣古零鎮安善村下安屯,溫桂元(右)和兒子溫建業在自家院子傳唱壯族三聲部民歌。組圖均由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陸波岸 攝

  這是2010年11月11日我拍的一張照片。這位老人叫溫桂元,家住廣西南寧市馬山縣古零鎮安善村下安屯,他所傳唱的是壯族三聲部民歌。那古樸粗獷的旋律在我內心深處久久回蕩,父子倆唱歌時那份執着認真的神情,深深烙在我記憶深處。

  壯族三聲部民歌是馬山縣流傳甚廣的一種歌謠。長期以來,每逢新春佳節、三月三歌圩、紅白喜事等,三聲部民歌常常以其眾人組合、樂調激揚、多聲部和聲的獨特魅力,令人叫絕。據學者推斷,這種歌謠最早出現在唐宋,盛行於明清。它所表現的是壯族人民對宇宙自然的崇拜和信仰,對勞動人民勤勞勇敢的歌頌,是千百年來人民生産生活和文化智慧的結晶。

  2018年8月8日,在廣西河池市宜州區慶遠鎮東屏村,謝慶良(中)在自家院子教村裏幾名小朋友唱山歌。

  2008年,壯族三聲部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擴展項目名錄。2009年,幾乎用一輩子時光傳承這種祖輩口口相傳歌謠的溫桂元,成為壯族三聲部民歌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我先後三次登門拜訪溫桂元老人。壯族三聲部民歌何時流傳於安善村、溫姓家族何時開始傳唱這種歌謠,溫桂元老人自己也説不清楚,他只知道他父親溫文德一直在唱這種歌謠,而且唱出了名氣,成為安善村附近方圓十里的唱歌高手。

  “我小時候就聽爸爸唱歌。那時,我們這裡每逢紅白喜事都要請唱歌高手去唱三聲部民歌,有時要對唱幾天幾夜才肯停歇。只要有這種場面,我爸都會被邀請去唱歌。而且,他出口成章,就算對唱幾天幾夜,都很少敗下陣來。”溫桂元老人向我講述他父親“輝煌的歌唱史”。

  小時候,一旦有人請父親去唱歌,溫桂元都要跟在後面捧場看熱鬧,常年耳濡目染,最後自己也喜歡上了父親的“看家本領”,越唱越有感情。

  小學畢業後,因家庭困難沒能繼續上學的溫桂元只能回家放牧牛羊。這段歲月,是他無憂無慮隨時隨地縱情歌唱的時光,安善村的每個山頭,幾乎都曾留下他的歌聲。在那段縱情歡歌的時光裏,溫桂元的歌越唱越起勁,越唱越精彩,最後竟將他父親唱三聲部民歌的衣缽給接了下來。

 2010年11月11日,在廣西南寧馬山縣古零鎮安善小學,溫桂元和兒子溫建業教小學生唱壯族三聲部民歌。

  溫桂元老人的兒子溫建業,退休前是安善小學教師。2010年11月11日,我到訪安善小學時,溫建業父子正和學生圍坐在校園裏一棵大榕樹下,一遍又一遍傳唱三聲部民歌。退休後,已是壯族三聲部民歌代表性傳承人的溫建業,接過年邁父親的接力棒,主持安善村壯族三聲部民歌業餘培訓班,致力把三聲部民歌傳授給更多的人。

  “廣西人人愛唱歌,從小唱到牙齒落。山歌好比柴和米,一天不唱難過活。”位於祖國南疆的廣西,許許多多民歌愛好者像溫建業父子一樣,世代傳承着民歌文化。如果歌謠沒有文字,如果歌唱者不識字,他們就通過耳聽心記口傳,一門心思讓歌謠文化根脈相承,薪火永續。

 2018年4月26日,在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富祿鄉高安小學,覃奶號(中)教學生唱侗族大歌。

  “一把芝麻撒上天,八桂山歌萬萬千。如今廣西成歌海,都是三姐親口傳。”在廣西這片神奇美麗的土地上,歌聲和山川大地一樣古老,故事流傳千年的劉三姐,因美麗聰慧擅長編唱山歌而被廣西人世代敬奉為“歌仙”。千百年來,一代代唱歌人將不同流派、不同腔調、不同語言的歌謠,從火塘唱到村口,從鄉間唱到都市,從歌圩唱到舞&,從泥土芬芳的田間唱到流量如潮的網絡,逐步成就廣西“歌海”美名。

 2024年4月13日,在廣西南寧市三街兩巷,溫建業(右三)在和同事一起演唱壯族三聲部民歌歡慶“三月三”。

  2024年4月13日,我在南寧市三街兩巷無意間遇到溫建業老師,他正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文藝愛好者一起,載歌載舞歡慶“三月三”。“我爸過世3年了,走的時候89歲。”時年67歲的溫建業告訴我,他將把壯族三聲部民歌繼續傳唱下去,就像他祖父傳給他父親、他父親再傳給他一樣。

  又將是一年“三月三”,穿越漫漫長路傳唱至今的壯族三聲部民歌,那粗獷悠遠的旋律再一次在我心中回蕩。我想,從廣西歌謠的千年歷史長度來講,溫建業老師一家幾代或許只是彈指一瞬;從廣西歌謠千年文化厚度來講,壯族三聲部民歌或許只是滄海一粟。但是,正因為有數以千萬計像溫建業老師這樣的傳承人,讓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基因在他們的血脈裏一代代汩汩流淌,才得以生生不息,跨越山海,鏗鏘前行。(陸波岸)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