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健康産業步入發展新賽道-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3/27 20:30:19
來源:新華網

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健康産業步入發展新賽道

字體:

  新華社海口3月27日電 題: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健康産業步入發展新賽道

  新華社記者陳凱姿、李恒、嚴鈺景

  健康産業事關民生福祉。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期間,健康話題受到廣泛關注。與會嘉賓認為,我國健康産業正在賦能傳統醫療,重塑産業生態,開啟低碳探索,加速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邁向高質量發展新賽道。

博鰲亞洲論壇嘉賓討論“人人享有健康的共同未來”。新華社記者張麗蕓 攝

  數字技術正在改變健康産業生態

  用“碳幣”換獎品,是這次年會會場最引人注目的互動之一。專為現場開發的“碳普惠”小程序,通過數字化手段記錄與會嘉賓騎行共享單車、使用環保餐具等綠色行為後,換算成“碳幣”積分,憑藉積分可兌換健康飲品或低碳商品。一名外籍嘉賓&&,這種依託數字技術的行為獎勵機制,有望在未來應用於與健康行為有關的産業之中。

  “我們給全省2000多個村衞生室配備了數字化設備。”與會的海南省衞生健康委副主任張毓輝説,這些數字化設備加上信息化系統,讓很多疾病檢查可直達最基層、最偏遠地區。此外,海南部分市縣已開始用數字療法新技術對阿爾茨海默病、兒童孤獨症等進行早期篩查和干預,實現數字對醫療的賦能。

  江蘇省宿遷市“秈米智慧管理信息&&”,利用農業數字化技術突破傳統稻米産業模式,將高科技理論物化成一系列簡單操作,為農戶提供了低成本、高價值的種養方案,同時提升了産品的“健康度”。

  與會人士提出,數字技術正在應用於更多新興場景,這些場景也進一步釋放了數據價值,數字化浪潮將重塑健康産業生態。

  健康産業開始享受人工智能“技術紅利”

  早在博鰲亞洲論壇2024年年會上,“AI+産品”就是重要議題之一。現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進入健康領域。

  通過AI輔助篩選化合物,一些企業可以將新藥研發的周期大幅縮短,顯著降低成本之餘,還能加速創新産品的市場落地。

老人在天津市東麗區金橋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使用智能設備進行身體檢查。新華社記者尹思源 攝

  助力個性化健康管理,AI結合用戶健康報告,通過智能手環、智能戒指等設備,實時監測血糖、心率、卡路裏消耗等數據,為用戶智能配餐;AI結合腦波監測設備分析睡眠質量,並通過腦波音樂療法改善失眠;AI還能打造“虛擬健身教練”,通過攝像頭捕捉動作、糾正姿勢,並根據體能水平推薦訓練計劃……

  從測、吃、睡、動到智能隨訪,“聰明、高效、溫情”的AI服務,得到不少亞健康人群和慢病群體的青睞。

  “AI同樣也讓食品行業受益。”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球創新中心負責人何劍説,企業生産線通過AI技術將風險控制前置,依靠大數據預警,剔除一些高風險添加物質,推動健康食品産業優化升級。

遼寧方大集團東北制藥智能化生産車間,企業員工在生産藥品。新華社記者楊青 攝

  綠色可循環已成健康産業高質量發展方向

  近年來,在不少健康産業論壇和展會上,企業紛紛展出最新的環保藥械和健康産品。有的醫療器械在生産中大量加入生物降解材料,有的保健、美容産品使用玉米澱粉基塑料、竹纖維包裝,並嘗試減少從原料採購到産品上架全流程碳排放。部分企業還利用高科技和精細化管理,減少中藥種植的農藥使用量,同時提升藥材有效成分含量。

  將菌絲體製成可替代皮革的生物材料,用於家居飾品;利用海藻和農業廢棄物開發出板材,用於房屋內墻和吸音板;將蛋殼和堅果殼轉化為可降解複合材料,應用於3D打印傢具……以環保材料為基礎製造的健康家居,逐漸進入普通消費者的視野。多地則推出綠色消費補貼政策,鼓勵購買環保認證的健康家居産品。

  “健康産業要求既創造經濟價值,又守護地球環境。”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小軍説,該公司的綠色工廠推進廢氣和廢水治理,把生態價值納入産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此外,公司已經持續22年回收家庭過期藥品,累計回收量超過1800噸。

  健康産業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革。與會人士認為,未來隨着政策支持、跨界協同與技術迭代的深化,我國健康産業有望進一步釋放潛能,為全球健康事業與綠色經濟貢獻智慧與方案。

【糾錯】 【責任編輯:谷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