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5月17日電 題:哈爾濱的百年丁香情
新華社記者張玥、張啟明
也許,並不是每個城市都有一種花作為代言,但哈爾濱有。如果你在5月來到最北省會城市哈爾濱,你會看到哈爾濱遞出的季節限定名片——丁香之城。
從機場到市區的路上,丁香花排成幾公里長的歡迎隊伍,每當車快速駛過,道路兩旁淡粉淺紫的花簇幻化成兩條飄帶,這是專屬於初夏的歡迎禮。
丁香是哈爾濱市內數量最多、分佈最廣的綠化樹種,已有上百年的種植歷史。丁香極強的生命力,非常適合哈爾濱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不僅開花早、花期長,而且花形繁茂美麗,花香清新淡雅。
哈爾濱有多個丁香主題的公園,每年5月初至6月末,是丁香花集中觀賞期,隨着不同品種的丁香花次第開放,城市的大街小巷和公園充盈着沁人的芳香。
哈爾濱兆麟公園內,一位市民登上石階欣賞百年古樹。新華社記者 張玥 攝
哈爾濱兆麟公園南門處,一山一石都保持着1906年建園時的樣子。園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小小的山坡上,榆樹、丁香都有上百年的歷史了,每年慕名來觀賞百年古樹的游人絡繹不絕,甚至有外地園林專家專程趕來。
丁香花是我國的傳統名花,在古典詩詞中象徵着美麗、高潔、幽怨。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宋代詩人王雱曾在詩中表達自己丁香一般憂鬱而未吐的思念之情。
哈爾濱有一個佔地40萬平方米的丁香公園,足以表達這座城市對丁香的喜愛。院內山地、湖泊、綠地交織環繞,丁香、白樺、山槐等70余種樹木高低錯落,儼然一個城市中的“小森林”。
哈爾濱市丁香公園內賞花游客絡繹不絕。(顧景坤 攝)
紫丁香、歐丁香、白丁香……丁香公園內有30余種丁香品種。每當從花繁葉茂的樹旁走過,總會有淡淡花香輕拂肩頭,讓人忍不住流連駐足,再深吸一口氣,想要盡可能地留住這抹香。
丁香花因花筒細長如釘且香而得名。丁香的葉片呈心形,還未開放時,花蕾密布枝頭,稱作“丁香結”。開花後,通常為四瓣花瓣,坊間流傳着“五瓣丁香是幸運之花”的傳説,於是每當丁香盛開的季節,哈爾濱便開啟了“尋找五瓣丁香”的全民行動,大家都想和“幸運”撞個滿懷。
“小時候總喜歡折一枝丁香帶回家,插在花瓶裏,滿屋香飄,那時候丁香花是‘稀罕物’。”今年76歲的哈爾濱市民鄧燕芳和老伴每年都會算着花期前來賞花,兩人攜手走過了幾十個花季,也成為丁香環抱中的溫暖風景。
哈爾濱市丁香公園內,市民、游客在賞花拍照。新華社記者 吳悠 攝
“一座城市應該有一個標誌。”哈爾濱市城源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李榮煥回憶,20世紀80年代,哈爾濱市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專家、學者做了大量的調研工作,並進行論證,根據哈爾濱市的地理氣候條件和社會、政治、經濟等特點,將榆樹作為市樹、丁香作為市花備選。通過廣泛徵求各方意見,最終,丁香以絕對領先的票數勝出。1988年4月正式確定丁香花為哈爾濱市市花。當年10月,丁香花代表哈爾濱參加了全國市花展覽。
如今,哈爾濱擁有百餘萬株、50余個品種的丁香,每個哈爾濱人都有一抹專屬於自己的丁香記憶。
冰雕雪塑並不是哈爾濱唯一驚艷,丁香這張帶着香味的城市名片,將繼續傳遞哈爾濱獨具特色的城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