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5/ 26 15:44:22
來源:新華網

新華時評:肝膽不忘一寸丹

字體:

  新華社上海5月26日電 題:肝膽不忘一寸丹

  新華社記者肖春飛、王默玲

  5月26日,上海以一場雨,送別吳孟超,一個不凡的中國人。

  吳孟超為什麼不凡?

  有人統計過,在吳孟超長達75年的從醫生涯裏,拯救了超過16000名患者的生命。“16000”,寫下這個數字不難,但每個患者背後,都是多少親人的煎熬與眼淚?吳孟超就是那個走進無數個暗夜之中,牽起手帶著他們走出來的人,一個讓患者能夠托付生命的人。

  但“16000”這個數字,遠不足以概括吳孟超的全部。

  全世界再也沒有人比他更了解中國人的肝臟。他讓中國在這個領域平視世界。

  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肝臟外科還是一片“手術成功率幾乎為零”的未知荒原,外國醫學代表團拋出傲慢判斷:“中國的肝臟外科,要想趕上世界水準,最少要二三十年時間!”吳孟超夜不能寐,披衣起床寫下一份立志要“闖禁區”的報告,誓言“世界肝臟外科界不能沒有中國的聲音!”

  他不懈奮鬥,創立了“五葉四段”解剖學理論,奠定了中國肝臟外科的理論基礎;創立間歇性肝門阻斷切肝法,提高了肝臟切除術的安全性;完成第一臺成功的肝癌切除手術和世界第一例中肝葉切除術;提出“二期手術”概念,使巨大肝癌患者的術後5年生存率實現飛躍……

  如今,他走了,無數人前來送行,有被他治愈的患者,更多的人,與他並無接觸,來此,只為表達由衷的致敬與銘記。

  吳孟超説過一句話:“唯有不竭的愛,能夠照亮一個受苦的靈魂。”他早已功成名就,但九十高齡仍然堅持在手術臺前。從醫幾十年,他有一個習慣從未改變,就是把手在口袋裏捂熱後再做觸診。每次做完檢查後,他都要幫患者把衣服拉好、腰帶係好,彎腰把鞋子放到他們最容易穿的地方——仁者愛人,大醫精誠,莫過于此。

  吳孟超以99歲高齡辭世,他的一生與中國共産黨的歷史重疊,他的一生,也是這百年滄桑的濃縮。他生前接受採訪,常説這一生有三條路走對了:回國、參軍、入黨。他常説的還有另一件事:1940年,他毅然從馬來西亞借道越南回國參加抗日,西方殖民者羞辱中國人沒文化,通過關口時不允許中國人簽字,只能按手印,否則不給通行。他反覆抗爭,依然無效,為了早日回到祖國,只能屈辱地按下手印。這個手印,不僅僅是一個人,而是一個民族,這一百年刻骨銘心的記憶:

  不甘屈辱,自強不息,中國人要站起來!

  放在這一百年的時間跨度,我們才會更清晰地理解吳孟超這個中國人——一位醫生,一名軍人,一個共産黨員。

  這個仁心仁術的醫生、戰鬥至死的軍人、一切奉獻給國家民族的共産黨員,懷著一片丹心,與我們永別了。

  把他那顆仁愛的、赤誠的丹心傳遞下去,是對吳孟超最好的銘記。

【糾錯】 【責任編輯:劉笑冬 】
新聞連結
  • 披肝瀝膽 赤子情懷——追記我國“肝膽外科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
    晚年的吳孟超仍用行動感召和激勵後人——2018年7月,參加中央電視臺《朗讀者》節目,其赤誠之心感動了億萬觀眾。2018年12月,響應黨中央號召,帶頭執行新出臺的院士退休政策,為高級別科技幹部作出了表率。
    2021-05-23
  • 吳孟超和他的225平方釐米戰場
    即使是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吳孟超還堅持每周做一臺手術。他是中科院院士、“中國肝臟外科之父”,一生做過1.6萬多例肝臟外科手術。如今,他再也無法站上手術臺了。5月22日,吳孟超因病去世,享年99歲。
    2021-05-26
  • 吳孟超院士留下了三顆心
    吳孟超是新中國外科醫學的一座燈塔,是無數身患絕症患者的最後希望,“讓吳老摸一摸,死也無憾”。他生前曾説,無論是自己從醫還是考察培養學生,關鍵都要“對病人要有愛心、細心、熱心”。
    2021-05-26
  • 鬥重山齊,不言而信——學生和同事們眼中的吳孟超院士
    5月26日上午,上海龍華殯儀館。吳孟超院士的學生和同事們,幾乎都來了。
    2021-05-26
  • 吳孟超的“肝膽春秋”
    他是新中國外科醫學的一座燈塔,他是無數身患絕症患者的最後希望。22日,山河震蕩、國士隕落,“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院士走完了傳奇人生,享年99歲。他愛黨愛國的底色、心繫病患的情懷,將永遠銘刻在億萬人民的心中。
    2021-05-23
閱讀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1091127493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