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 正文
2021 03/ 23 17:58:52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睿思一刻|漢服風韻,一醉千年

字體:

  霓裳羽衣,含章秀出。隨着傳統文化的復興,“漢服潮”愈演愈熱。新華睿思大數據&&熱點挖掘引擎顯示,關於“漢服”的話題引發越來越多關注。近一年來,互聯網上關於“漢服”的有效信息超1200萬條。“漢服熱” “國潮風”不斷升溫,漢服文化進一步“出圈”。

  漢服的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也有人稱為漢裝、華服、漢衣冠,是由黃帝時期到明末清初期間,漢族以華夏禮儀文化為內涵發展出的民族服飾。天氣回暖、春意融融,身着各種款式漢服的愛好者們紛紛出動,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新華睿思數據顯示,每年春季“漢服”的傳播熱度均會呈現季節性上揚。着一席漢服,花蕊間齊腰襦裙,充分展現了中國的古典審美和文化禮儀。

穿漢服、游古都,漸成時尚

  隨着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漸漸意識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加大少數民族文化的保護力度的同時,引起全社會對於漢族文化傳承的重視。漢服也從早期的二次元文化、年輕人群、非專業人士,向普通大眾、多年齡人群、專業人士的方向發展,漢服活動逐漸在全國各地“熱”起來。

  從“漢服”關注度及網民參與度的地域分佈來看,北京作為擁有3000多年歷史的古都和國家中心城市、文化中心,是漢服愛好者傳播漢服文化的主要陣地,關注度連年遙遙領先。除此之外,江蘇、河南、陜西等地也是歷史文化之都、名人薈萃之地,輿論對漢服的討論熱度也較高。

漢服熱潮升溫,産業潛力不容小覷

  據行業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漢服産業保持高增長態勢。中國漢服愛好者規模連續四年保持70%以上的高增長,已超過350萬人;2019年市場銷售額突破45億元。曾經只被少數人當做愛好的漢服及周邊産品正漸漸從小眾圈層走向大眾化,並成長為蒸蒸日上的産業。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共有2115家漢服相關企業,2019年整個行業實現了一次巨幅增長,全年新註冊企業900家,同比增長298.2%。從地區分佈來看,安徽以237家漢服相關企業數量排名第一,廣東、湖北分列二三位。

國潮文化盛行,閃爍文化自信光芒

  近年來,漢服文化隨着國潮文化的傳播而逐漸興起,也讓很多年輕人開始擁抱傳統文化。當前,漢服産品不僅添加了更多的中國傳統元素,更是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及渾厚的歷史底蘊,向全世界傳遞着中國獨特的文化魅力。

  新華睿思語義分析結果顯示,“國潮”“文化自信”“古風文化”“獨具魅力”等詞是漢服文化傳播過程中的主要思想;細節體現藝術,“款式”“品牌”“原創”“繡花”“元素”“搭配”等跟服裝設計、製作相關的點位也是輿論討論重點。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穿上漢服走上街頭,向人們展示漢服之美,這背後是國家文化發展的支持。輿論認為,漢服受到越來越多關注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也體現了中國青年一代人文化自信的增強。

策劃:孫巍、吳新麗

監製:段世文

作者:姜曉明

設計:吳國晨

數據分析:胡樂滿

編輯:徐林、劉延清

《睿思一刻》欄目由新華網客戶端、新華網大數據中心聯合出品。轉載請註明來源:新華網《睿思一刻》。

【糾錯】 【責任編輯:劉延清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08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