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和解還是對峙?埃爾多安訪問希臘影響超雙邊
2017-12-09 06:55:2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7日開始對鄰國希臘展開為期兩天的國事訪問,成為過去60多年來首位訪問希臘的土耳其國家元首。

  分析人士認為,埃爾多安此番出訪正值土耳其被西方國家日漸孤立之際,他會否傳遞和解信號頗受外界關注。

  【接待高規格】

  埃爾多安當天抵達雅典機場後,檢閱儀仗隊,隨後前往雅典中部,向無名烈士墓敬獻花圈,然後分別與希臘總理亞歷克西斯·齊普拉斯、總統普羅科皮斯·帕夫洛普洛斯舉行會談。

  英國《衛報》報道,希臘這次接待規模堪比接待美國時任總統貝拉克·奧巴馬來訪時的規模,“幾乎每個細節都安排到了”,足見對此次訪問的重視。

  雖然同為北約成員國,且是鄰居,土耳其與希臘的關係一直緊張,上世紀70年代以來幾次瀕臨戰爭邊緣。兩國之間既有歷史恩怨、宗教矛盾,更有實際層面的領土糾紛和利益衝突。因此過去65年間,沒有一位土耳其國家元首訪問過希臘。

  外界預計,埃爾多安將與希臘方面談論幾座愛琴海島嶼的主權爭議、歐洲難民問題、以及數名在希臘尋求避難的土耳其前官員的引渡問題。

  不過,令希臘“不爽”的是,埃爾多安臨行前作出“不受歡迎”的表態。他接受採訪時重申,應該“更新”1923年簽署的《洛桑條約》。這份條約劃定了土耳其共和國的現代版圖,也界定了土耳其與希臘的邊界。

  希臘政府發言人季米特裏斯·察納科普洛斯隨後回應説,這份條約既不需要被“修改”,也不需要被“更新”,埃爾多安的表態“引起我方嚴重關切和質疑”,“希臘政府希望他的訪問搭起橋梁而非豎起高墻”。

  【影響超雙邊】

  去年7月發生未遂政變後,一直力求加入歐盟的土耳其扭轉外交政策,與歐洲和美國漸行漸遠,與俄羅斯越走越近。埃爾多安這次訪問歐盟成員國希臘,是否會傳遞和解信號,頗受西方關注。

  希臘主要反對黨新民主黨領導人、影子外交部長喬治·庫穆察科斯告訴《衛報》記者:“土耳其在西方的形象不能再壞了,土耳其借這次訪問可以修複國家形象。但如果埃爾多安來這只是為了向西方喊話,那將造成麻煩,令希臘政府尷尬。”

  土耳其1987年申請加入歐盟,1999年獲得候選國資格,2005年啟動入盟談判。但由於不少歐盟成員國對土耳其這個伊斯蘭國家充滿疑慮,談判過程阻礙重重,經常是談談停停。

  去年3月,土耳其與歐盟簽訂加速入盟談判的協議,土耳其同意以接收歐洲難民為條件換取安置資金和免簽待遇,土耳其的入盟前景一度看好。但去年7月土耳其發生未遂政變後,埃爾多安在國內發起肅清運動,招致歐盟不滿和擔憂。歐盟認為清洗行動過度,懷疑埃爾多安借此排除異己,擴張權力。去年12月,歐盟成員國一致同意暫停土耳其的入盟談判。

  今年4月,土耳其公投通過修憲草案,使得手握大權的埃爾多安有望執政到2029年。公投前,土耳其向德國、荷蘭派出的“拉票”官員遭到百般阻撓,令埃爾多安大為光火,他甚至將對方稱作“納粹”。土耳其與歐盟關係降至低點。

  土耳其與美國的關係同樣緊張。土耳其當局指認流亡美國的土耳其知名宗教人士費特胡拉·居倫是未遂政變的幕後黑手,要求美國引渡居倫,但遭到拒絕。上月底,一名在美國受審的土耳其富商又供出,多家土耳其銀行涉嫌幫伊朗洗錢,以躲過美國制裁,埃爾多安也牽涉其中。土耳其政府痛斥這一説法,聲稱這是美國“敲詐和抹黑土耳其的陰謀”。(王宏彬)(新華社專特稿)

+1
【糾錯】 責任編輯: 余申芳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北京頤和園十七孔橋“金光穿洞”
北京頤和園十七孔橋“金光穿洞”
北京“東四南歷史街區保護更新公眾參與項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北京“東四南歷史街區保護更新公眾參與項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浚縣古城展新姿
浚縣古城展新姿
冬韻西湖
冬韻西湖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994312976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