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行星撞地球致恐龍滅絕 真相比你想的更可怕
2017-11-03 06:47:59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的撞擊導致地球上四分之三的動植物滅絕,包括恐龍。英國科學家發現,這次撞擊可能比既有研究認為的更具破壞性,3000多億噸硫被拋入大氣層,導致全球在多年內處於“冰封”狀態。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教授喬安娜·摩根帶領的團隊去年對墨西哥灣海底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進行發掘,採集並分析“記錄”地球遭小行星撞擊情況的岩石樣本。

  據他們推算,當時,一顆直徑約12公里的小行星以每秒18千米的速度從東北方向飛來,沿60度角墜入一片淺海。強烈的撞擊導致數以萬億噸計岩石瞬間汽化。

  這些岩石包含大量硫化物和能夠産生二氧化碳的碳酸鹽。英國廣播公司10月31日援引摩根團隊的數據報道,撞擊産生的物質被高速拋向大氣層,其中包括大約3250億噸硫和4250億噸二氧化碳。

  雖然長期而言二氧化碳會造成溫室效應,但撞擊産生的大量硫和煙塵會立即導致非常嚴重的“製冷”效果。摩根説,這可能使全球氣溫在數年內持續處於零攝氏度以下,而對海水溫度的影響可能持續了幾個世紀。這種氣候的急劇變化令眾多物種難逃滅絕厄運。

  德國波茨坦大學朱利亞·布魯格帶領的研究團隊在今年早些時候通過數據建模的方式模擬小行星撞擊地球後的氣候變化:如果撞擊噴射出1000億噸硫和1.4萬億噸二氧化碳,全球地表平均氣溫會至少降低26攝氏度,在這種情況下,地球會在3年至16年內一直處於零攝氏度以下。

  摩根認為,這項研究對撞擊産生硫的數量估計有些保守了。她的團隊推算出小行星撞擊時的方向、角度和被撞擊的岩石性質,因而可以更準確地計算撞擊所釋放的氣體狀況。“如果1000億噸硫就讓朱利亞得出那種製冷效果,那根據我們現在掌握的新數據,當時的情況應該更加嚴重。”

  摩根團隊的研究報告發表於10月30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美國《地球物理通訊》期刊上。(劉秀玲)【新華社微特稿】

+1
【糾錯】 責任編輯: 林平
相關新聞
  • 食草恐龍不完全吃素 可能還吃小龍蝦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一項研究發現,一些食草恐龍可能不完全吃素,而是可能還會吃甲殼綱動物。
    2017-09-24 07:24:25
  • 蒙古國發現巨型恐龍足跡化石
    日本和蒙古國研究人員最近在蒙古國戈壁沙漠中發現了3個超過1米的巨型恐龍足跡化石,他們推測留下這些腳印的恐龍體長超過30米。
    2017-09-13 11:01:31
  • 澳大利亞發現世界最大恐龍腳印 腳印裏能躺人
    想象一下,1.3億年以前,在澳大利亞的西海岸,一群恐龍經常在這裡活動,在地平線的遠處,和日出日落為伴。據美國新聞聚合網站buzzfeed報道,在澳大利亞西北部的丹皮爾半島,蜥腳類恐龍、鳥腳亞目恐龍、甲龍曾經一同在這個河流沖刷出的平原上共生。
    2017-03-29 07:43:47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電動雙座飛機能飛兩小時了
電動雙座飛機能飛兩小時了
藍盾尖兵這樣煉成
藍盾尖兵這樣煉成
主視角近觀戰機空中加油全過程
主視角近觀戰機空中加油全過程
近百隻紅嘴鷗現身昆明城區水域
近百隻紅嘴鷗現身昆明城區水域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29731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