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天塹”兩端的美國:弗州衝突再揭種族裂痕
2017-08-16 08:20:02 來源: 中國新聞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美國弗吉尼亞州小城夏洛茨維爾12日的白人至上主義集會發生暴力事件,造成死傷。這個小城本是《獨立宣言》起草者、美國前總統傑斐遜的故鄉,如今卻染上了種族衝突和悲劇的色彩。

  2014年弗格森槍擊案之後,全美響徹“黑人的命也是命”的口號。而在暴力事件發生當天的夏洛茨維爾,白人民族主義者則高喊着“白人的命也重要”。這兩句口號如同站在天塹的兩端,其間是美國深刻的種族裂痕。

  【“你們不會取代我們”】

  這場集會名為“團結右翼”,是為了抗議夏洛茨維爾政府移除南北戰爭期間南方邦聯軍隊主將羅伯特·E·李將軍塑像的計劃。集會上,白人至上主義團體高喊“白人的命也重要”、“你們不會取代我們”;而另一邊,反對者們唱起《我這小小的光芒》(This Little Light of Mine)。

  由於上午出現了小規模衝突,當地警方宣布集會非法,要求參與者和抗議者離場。但在12日下午,又有人駕車蓄意衝撞反對集會的人群隊伍,釀成了人員傷亡的悲劇。

  32歲的白人女子希瑟 海耶(Heather Heyer)在衝撞中遇難。她是一位法律助理,來自拉克斯維爾。海耶的父親馬克説,以自己的女兒為榮,希望她的死能給社會帶來正面的轉變。另外,還有2名警察因直升機失事殉職。

  14日,駕車撞人嫌犯、20歲的菲爾德斯(James Alex Fields Jr。)的保釋要求被拒。一名法官宣讀了他被起訴的罪名,包括一項二級謀殺罪、多項蓄意傷害罪和一項肇事逃逸罪。

  【“與我們所珍惜的一切背道而馳”】

  事件發生的當天,美國總統特朗普曾發表聲明,強烈譴責此次事件。然而,他的聲明沒有直接點名白人至上主義者,遭到多方反彈和批評。14日,特朗普再度發表聲明,公開譴責種族主義、白人至上主義者、新納粹主義和三K黨。

  特朗普稱,種族主義是邪惡的,白人至上主義者“是罪犯和惡棍,與我們作為美國人所珍惜的一切背道而馳”。

  今年5月10日,FBI和國土安全部曾發布公報稱,21世紀以來,新納粹主義、白人至上民族主義者和三K黨比美國境內其他極端主義分子實施了更多暴力行為。公報中説:“2000到2016年,白人至上團體共發起26起攻擊案,致49人死亡”。

  特朗普在聲明中誓言,將在夏洛茨維爾實施“種族主義暴力”的人繩之以法。

  【種族問題“隨時都會爆發”】

  而近年來,種族相關的衝突已成為美國社會羞於解答的難題。就在此次暴力事件發生幾天前,弗格森槍擊案迎來了三周年祭。三年前的8月9日,黑人青年布朗遭白人警察槍殺,引發了延續數月、席捲全美的抗議聲浪。

  而在弗格森案之後,還有非裔青年格雷死亡的巴爾的摩事件,非裔軍人打死數名白人警察的達拉斯案……而夏洛茨維爾衝突的特殊之處是,沒有摻雜警民衝突與槍支暴力的元素,而是將種族矛盾和極端民族主義推到了最前&。

  距離美國前總統約翰遜簽署民權法案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種族歧視在美國社會卻依然“系統性存在”。《華盛頓郵報》曾斷言,種族問題在美國猶如一座活火山,“隨時都會爆發”。因種族仇恨導致的暴力衝突激化,已成為美國社會的頑疾。

  【“刺耳的爭吵聲”難以化解?】

  美國通過《解放奴隸宣言》已有150多年,路德·金髮表“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已有50多年,而美國首位黑人總統奧巴馬已經完成了8年的白宮之路。但是,美國社會的種族矛盾仍未解決,“黑與白”的問題仍能輕易觸動敏感神經。

  一方面,美國黑人,尤其是底層黑人,在教育、文化、就業等方面,頻頻遭遇不公平待遇。在經濟領域,非洲裔美國人擁有的財富僅為白人的十二分之一,總體上黑人收入與白人的差距也越拉越大。

  另一方面,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白人就業情況並不理想,尤其是製造業的不景氣,令許多白人勞工逐漸成為邊緣人群。與此同時,大量移民涌入,被認為“搶走”了白人的飯碗,也引發了他們的不滿,少數族裔成為“出氣筒”,導致歧視事件頻發。

  歷經百年仍未消除的種族歧視與仇恨,與現實生活中經濟層面的焦慮感融合,讓美國的種族問題複雜又難解。這些情況得不到改變,“刺耳的爭吵聲”就很難變成馬丁·路德·金所希望的“優美的交響曲”。(郭炘蔚)

+1
【糾錯】 責任編輯: 鞏陽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中國共享單車進入泰國大學校園
    中國共享單車進入泰國大學校園
    韓國民眾冒雨參加大規模和平游行示威
    韓國民眾冒雨參加大規模和平游行示威
    塞拉利昂首都洪水和泥石流災害造成至少300人遇難
    塞拉利昂首都洪水和泥石流災害造成至少300人遇難
    海山來“客”
    海山來“客”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99261296817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