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
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成語多次出現
“過河拆橋”
先來看看外交部發言人是怎麼説的:
——為緩解局勢、解決問題,其他各方也應相向而行。當“甩手掌櫃”不行,“過河拆橋”不行,“背後捅刀”更不行。(7月11日)
——我們希望有關各方能相向而行,共同為推動半島核問題早日回到通過對話協商和平解決的正確軌道作出努力,“過河拆橋”的做法要不得。(7月14日)
學識淵博如你,想必一定非常了解“過河拆橋”的意思。借助《現代漢語詞典》,我們再來復習一遍。
【過河拆橋】
比喻達到目的以後,
就把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
——《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500頁
由此可見,
“過河拆橋”這種做法,真的不厚道。
那麼,是誰做了什麼,
讓發言人幾次用到這個成語呢?
7月11日,
發言人不點名批評了朝鮮半島核問題上幾種不地道的做法:
如果中方在努力滅火,有人卻在澆油;如果中方在不折不扣地執行安理會決議,有人卻在侵犯中國正當合法權益;如果中方在為推進半島無核化進程積極開展工作,有人卻尋找藉口,損害中國安全利益,中方努力怎麼能達到預期效果?局勢怎麼能緩和?半島核問題還怎麼能解決?
雖然沒有點名,但聯想到近期種種,大家都默默在心里拉出了一個名單。
如果説11日的“過河拆橋”指向還比較隱晦,14日就更加明確了。發言人是在回答這個提問時用到這個詞的——
據報道,13日,美國官員稱,美方可能會在未來幾週內宣布對中國小型銀行和與朝鮮有生意往來的公司實施新制裁。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雖然發言人也説“不清楚有關報道是否屬實”,但類似的事情以前並不是沒有發生過。正如發言人在回答中所講的——
(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涉朝)決議通過前,找中方幫忙,同中方合作,決議通過後,卻又對中國搞單邊制裁,這不是“過河拆橋”是什麼?
答問中,發言人還又一次用到了“長臂管轄”這個詞——
中方一貫全面、準確、認真、嚴格地執行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涉朝決議。同時,我們反對在安理會框架外實施單邊制裁,尤其反對其他國家根據自己的國內法實施所謂“長臂管轄”。
和“過河拆橋”相比,“長臂管轄”的知名度沒有那麼高。這是美國國內法的一個概念。簡而言之,就是即使你不住在這個州,但這個州的法院也可以按照某種依據傳喚你。
巧妙運用對象國概念,回答關於對象國的問題,這就是對外傳播中常説的“用外國人聽得懂的語言”吧。
説到這裡,有小夥伴可能要問了:“過河拆橋”是中國成語,外國人能聽得懂嗎?
別小看咱們的翻譯大神。在外交部英文網站上,“過河拆橋”是這麼翻譯的:kick down the ladder(直譯為“踢開梯子”)。這可是一個地道的英語俚語,和中文“過河拆橋”有異曲同工之妙。
可見,看似普通的措辭背後,其實別有深意。希望某些人能好好領會這些詞語的用意,少點“過河拆橋”,停止“長臂管轄”,回到各方協調配合、群策群力的正確道路上來。
(記者 楊依軍、許可 圖片來自網絡)
-
外交部發言人就兩名中國公民在日本不幸遇害答記者問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4日就兩名中國公民在日本不幸遇害答記者問時&&,中國駐日本使館已要求日方全力破案,緝拿並嚴懲兇手,還受害者及家屬公道。2017-07-14 22:33:26

-
相親鄙視鏈和寒門的奮鬥
2017-07-14 14:53:18
-
當心太陽鏡傷了孩子眼睛
2017-07-14 13:25:34
-
周年不快樂,特雷莎·梅從風光無限到仕途坎坷
2017-07-14 08:48:27
-
七大妙招不怕蚊蟲叮咬!
2017-07-14 13:25:34
-
是什麼改變了美國人眼中的中國人形象?
2017-07-14 08:4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