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洛杉磯5月4日電(記者黃恒 郭爽)美國達美航空公司與乘客就座位問題發生糾紛並驅逐已登機乘客4日在社交媒體引發廣泛爭議。
事情的起因是住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希爾夫婦3日在網上上傳了一段視頻,顯示上月23日夜他們乘坐達美航空公司航班回洛杉磯時與乘務人員發生糾紛。
當時,希爾夫婦帶著分別為1歲和2歲的兩個孩子乘機。一名乘務人員要求他們將2歲兒子的座位讓出來。希爾解釋説,那個座位本是另一個18歲兒子的,但他已改乘早一班航班先走了。
然而那名乘務人員拒絕聽希爾先生解釋,堅持要他們讓出座位,把2歲孩子全程抱在懷裏。乘務人員還威脅説,如果希爾不照做,他們夫婦就觸犯了法律,會被抓進監獄,孩子也會被從他們身邊帶走。而另一位乘務人員則表示,2歲以下兒童不能佔據座位。
後來希爾夫婦同意讓出座位,但乘務人員説他們同意得太晚,必須全家離開飛機,否則飛機不會起飛。無奈之下,希爾夫婦只好帶著兩個孩子下飛機,重新找酒店並乘坐第二天的航班回家。
截至4日下午,這段視頻在優兔上的點擊量已達90萬次,大多數網民對達美航空的做法提出批評,但也有網民認為乘務員並非沒有道理,因為根據航空公司規定,乘客不得轉讓座位,也不許更改機票上乘客姓名。
福克斯電視臺援引美國運輸安全局發言人的話説,相關法律並不絕對禁止乘客更改機票上乘機者姓名,只要新的乘機者在起飛前通過了數據庫檢查即可。同時,航空管理機構鼓勵乘客為不滿2歲的幼兒購買座位,以保證安全和舒適。
此外,關于乘務人員為什麼一定要希爾讓出座位的原因也有不同説法。當地媒體説,是因為那趟航班超售,希爾大兒子沒有登機,他那個座位隨即被賣給其他乘客。但達美航空公司4日下午發表聲明説,此事與超售無關。而希爾則再度發聲説,自己在登機時已告訴達美工作人員,2歲的兒子將佔據哥哥的座位。
由于長期壟斷,美國航空業服務水準飽受詬病。4月9日,美國聯合航空公司一架航班因滿員,航空公司方面要求4名乘客推遲行程將座位讓給其工作人員,但一名69歲的越南裔乘客表示自己是醫生需次日出診而拒絕,被機場警察強行拖下飛機。4月21日,在一架美國航空公司的航班上,機組人員搶走一名母親的嬰兒車,導致其情緒崩潰。這兩次事件引發美國輿論強烈憤慨,許多美國人通過網絡分享乘坐飛機的不愉快經歷。
本周,美國國會就航空公司服務品質問題舉行為期2天的聽證會,美聯航、阿拉斯加航空公司、西南航空公司和美國航空公司高管出席,他們都承諾提升服務水準,減少乘客負擔,簡化理賠流程等。達美航空公司沒有參加這次國會聽證會。
-
美國主要航空公司向國會承諾提升服務水準
美國多家大型航空公司高管2日接受美國國會質詢,承諾吸取近期美國聯合航空公司(美聯航)乘客遭毆打事件教訓,提升服務水準。2017-05-03 11:06:29
-
美國航空業“惡名”是怎麼來的
企業利益、民眾權益和政府責任三者之間,理應有一個平衡點。美聯航的故事告訴我們,當企業利益淩駕于公眾權益之上時,將帶來多麼大的惡果。2017-05-01 08:28:00

-
"末位淘汰"被判賠償,有何警示意義?
2017-05-05 08:20:26
-
國考補錄何以九成崗位在基層?
2017-05-05 09:25:48
-
今日立夏:不留春腳步 不負夏時光
2017-05-05 11:14:10
-
C919攻克了哪些技術難關?
2017-05-05 11:14:10
-
沙塵暴來勢洶洶該如何應對?
2017-05-05 11: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