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研究表明帕金森病可能始于胃腸道
2017-04-29 06:46:39 來源: 新華社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美國《神經學》周刊刊載的一項研究顯示,帕金森病可能始于胃腸道,經迷走神經向大腦傳播。瑞典卡羅琳醫學院研究人員發現,接受迷走神經切斷術的人群罹患帕金森病的風險明顯低于沒有做過這一手術的人。

  迷走神經是最長、分布最廣的一對腦神經,支配呼吸、消化兩個係統的絕大部分器官以及心臟運動和腺體分泌。研究人員分析了9430名接受迷走神經切斷術的患者以及37.7萬余名未做這類手術人群的健康數據。迷走神經切斷術廣泛用于治療潰瘍病,按照切斷規模可分為迷走神經幹切斷術、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術等術式。

  研究人員發現,接受過迷走神經幹切斷術的研究對象40年內帕金森病發病率為0.78%;實施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術的患者帕金森病發病率為1.08%;未做過這類手術的對照組發病率為1.28%。

  研究人員綜合分析糖尿病、關節炎等相關因素後發現,實施迷走神經幹切斷術的研究對象帕金森病發病率比未做這一手術的人群低40%。

  美國每日科學網站援引研究人員的話報道,還需要更多研究來驗證這一理論,從而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迷走神經在帕金森病形成過程中起的作用。而且,鑒于帕金森病是一種綜合徵,應該考慮到有多種致病因素。

  先前研究顯示,腸道中有一種蛋白在帕金森發病過程中起著主要作用。(黃敏)【新華社微特稿】

+1
【糾錯】 責任編輯: 鄭翌驊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載入更多
    雲臺春色美
    雲臺春色美
    杜鵑花開
    杜鵑花開
    飛“閱”雄安新區
    飛“閱”雄安新區
    【圖片故事】“飛刀俠侶”
    【圖片故事】“飛刀俠侶”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9129580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