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的普及給人們的生活帶了很大的方便,但是有時也會增添一些煩惱。當你晚上已進入夢鄉時,一陣電話鈴聲把你吵醒,如果是什麼重要事情的話,尚情有可原,但對方並沒有什麼要緊事,甚至是一個挂錯了的電話。這時你一定會覺得非常可氣或懊惱。因而作為一般常識,如果不是什麼要緊的事,晚上九、十點鐘後,你也最好不要打電話去影響別人。更可惡者,有些游手好閒的人,專門用電話騷擾他人。這是社會公德所不能容忍的。遇到這種情況,如對方屢教不改,也可以報警,請警察來幫助自己對付。
除了電話以外,電報也是一種迅速的通訊方式。電報在日本的利用比電話更早。1869年(明治2年)就在東京、橫之間開通了電報業務。當時,一日之內大約只有30多封的電報業務量,到本世紀50年代(昭和30年代)便增長到一日之內有25萬多封電報了。真可謂是飛速的發展。然而隨着後來電話通迅、微波通信的開發和發展,近些年來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電報的利用率卻不那麼高了。
今天人們最常利用的是慶賀、慰問電報。當得知親戚朋友家中有新婚、生孩子、升學、畢業、工作等喜慶事,或有人逝世等喪事,而又不能親自登門慶賀或慰問時,便拍一封電報以&&自己的一片心意。需要拍電報時,可以到電報局、電話局或郵局的業務窗口辦理,也可以用電話撥115號直接辦理。電報種類分為普通電報和加急電報。日文電報計字方法假名計算,送到對方手裏的電文也全部用假名(而且是片假名)書寫。如"祝您新婚"(禦結婚を祝す)這份簡短電文,按假名計算,則為"コヶヅコゾヲシェ クマ"10個字。 為了使顧客滿意,電報局也想了許多辦法。特別是在慶賀電報的外皮裝飾上下了很大功夫。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各種各樣帶有喜慶含意圖案的電文外皮。有些高級一點的甚至是絲綢刺秀的。有的外皮還鑲有一個小小的八音盒,當對方接到電報打開閱讀電文時,同時會有一段美妙的音樂傳出,聲文俱至,使人倍感欣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