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劇《英雄24小時》走進廣東邊防部隊。團中央宣傳部供圖

話劇《英雄24小時》劇照。團中央宣傳部供圖
10月13日至17日,共青團中央青年文化精品巡演活動在廣東拉開序幕。團中央宣傳部出品的話劇《英雄24小時》走進廣東,為青年學生、企業青年和青年官兵奉獻了一場文化盛宴。
舞&上,演員們將忠勇俠義的帥才猛將、雄才大略的文人謀士、巾幗不讓鬚眉的女中豪傑、捨生忘死的革命先烈、積小善成大愛的身邊英雄搬上舞&,在歷史與現代間轉換,淋漓盡致地演繹出先賢志士的使命與忠誠,展示着現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熱烈的掌聲、歡樂的笑聲,揮灑的汗水、感動的淚水交織在一起。每場演出謝幕後,觀眾久久不願離去。
共青團中央青年文化精品巡演的消息在新媒體&&上一經推出,便成為廣東青年關注的熱點。作為第一季巡演的承辦單位,華南師範大學和暨南大學通過官方微信發布搶票信息後,不到一小時,全部演出票就被爭搶一空。許多沒有搶到票的同學在網絡上留言,希望主辦單位能夠提供更多的機會。
話劇《英雄24小時》在各類青年中産生了強烈反響。廣東電信的青年員工張晗説,“英雄,是我們以往羞於談論的話題,在文化軟實力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討論英雄觀很重要。《英雄24小時》讓我們發現了更多身邊的英雄,為我們的人生注入了強大的前進動力。”武警廣東省邊防總隊的青年士官李柏章眼含熱淚:“前不久網上有人詆毀邱少雲、雷鋒的真實性,話劇把他們搬上舞&,維護了軍人的尊嚴和榮譽。戰爭年代流血犧牲的革命先輩是我心中的英雄,如今保家衛國的戰友也是我心中的英雄,我要以他們為榜樣爭做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時期革命軍人。”暨南大學古成文同學&&,“英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脊梁。即使是扶摔倒老人的無名英雄,也在傳遞着社會正能量。我們不為有名,但也會努力成為‘英雄’,傳承中華美德,創造新時代的文明。”
青年文化精品巡演活動給團幹部帶來了更多的思考。華南師範大學團委書記廖慶春説,“引導青年是我們根本的職責。實踐證明,以往陳舊的方式已經無效,運用文化藝術時尚的載體讓有意義的事情有意思,才能被廣大學生所接受。青年文化精品巡演帶來了高品質的精神食糧,也為我們的思想引導增添了一抹亮色。”武警廣東省邊防總隊青年軍官涂文&&,“90後青年官兵走進軍營,不僅需要軍事訓練,也需要革命英雄主義的培養,作為青年官兵與青少年學生共建共育的重要內容,團中央把話劇《英雄24小時》送到軍營,我們一定用好文化精品帶好新兵,傳承優秀文化、揚我中國國威。”
話劇《英雄24小時》監製、著名話劇導演田沁鑫&&,“文藝作品只有走進人民才會煥發出生命力。感謝團中央給了我們這樣的機會,借青年文化精品巡演的&&,讓更多的青年人感知藝術之美過程中,完成一次文化價值的傳遞,實現藝術工作者的社會擔當。”
話劇雖然落幕,但“英雄觀”的話題討論仍在繼續。在一項“誰是你心中的英雄”網絡問卷調查中,青年們把大多數票投給了岳飛、鄧世昌、邱少雲等為民族大義、國家主權捐軀的英雄人物,“父母”則以3%的微弱優勢,成為青年人心目中最大的英雄。在網上評論中,我們發現了一名青年的留言,“儘管,每個人對英雄有不同的認識,但勇敢、忠義、善良、奉獻、勤奮……這些優秀品質,讓我們心中的英雄更加清晰了,讓我們對自己的文化更有底氣了。”
據悉,團中央十分注重發揮文藝作品在引導青年方面的獨特作用。近年來,先後聯合影視、音樂、戲劇、出版等專業機構,創作推出了一批優秀文化作品。除了話劇《英雄24小時》,還有新版《少先隊隊歌》、搖滾版《黃河》等歌曲,有系列動畫《我和我的國家引擎》,有電影《大漠青春》、《水滴之夢》、《中國推銷員》,有H5頁面《你好,青年》,等等。為廣泛傳播優秀文化作品,團中央專門組織開展青年文化精品巡演活動,以公益演出的形式送文化精品走進各類青年群體,讓廣大青年在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時,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劉妍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