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11月23日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拍攝的“開放巴爾幹”葡萄酒展會。新華社發(王韡攝)
新華社貝爾格萊德11月27日電 通訊|塞爾維亞葡萄酒展會傳遞“中國風味”
新華社記者張璇
在聚光燈與眾多觀眾的熱切關注下,中國廚師李亞強在展示&屏息凝神,手起刀落之間,瓜果在他的刀法下被賦予了生命力。經幾番精雕細琢、巧思拼接,一條栩栩如生的龍形食雕呈現於大家眼前——這是近日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舉辦的“開放巴爾幹”葡萄酒展會上的一幕。
此次“開放巴爾幹”葡萄酒展會22日至25日在貝爾格萊德會展中心舉辦,匯聚來自34個國家的535家參展商。據悉,中國酒業協會首次組織14家中國酒企來塞參展,與來自福建廈門的廚師們一同遠渡重洋,攜手開啟一段中西交融的“風味之旅”。
酒香與美食香味交匯,音樂和燈光讓氣氛不斷升溫,參會游客在各展&穿梭體驗……“國宴大廚”陳智靈卻沒閒着,正為中餐宴會做準備。
曾多次參與重要宴會的籌備與組織,陳智靈對於展示中國飲食文化有着獨到見解。“我們從福建帶來了芋泥、沙茶醬和脆米,這些食材代表了閩南特色。”陳智靈説,此次餐品融合了兩國特色,如“水晶海蜇凍”採用了福建土筍凍的做法,“松露雞絲卷”取材於塞出産的優質松露。
奇納供應鏈(廈門)有限公司董事長葉世旺是這次中國廚師團的領隊。他告訴記者,這已經是他們第二次來塞參展。
“3年前,我第一次來到展會,關注到會場外有30多國國旗,卻沒有中國的,我認為展會應該有中國參與。”葉世旺説。2024年,他與陳智靈來塞參加展會並展示閩菜,閩南姜母鴨、鮮蝦西多士等美食吸引眾多民眾排隊購買,給予他們繼續致力於兩國美食交流與推廣的信心。
該博覽會主辦方人員伊戈爾·盧科維奇説:“過去幾年中,塞爾維亞對廣闊的中國市場表現出強烈興趣,雙方逐漸建立起越來越緊密的商業&&,塞葡萄酒和水果白蘭地生産商參加了中國的貿易展會,中國的酒類及食品在塞市場上的關注度也不斷提升。”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隨着中國酒業生産和銷售的能力提升、國際交往增多以及文化交流需求增加,中國酒和酒文化進入到海外市場。希望中國美酒能成為塞爾維亞了解東方文明的鑰匙,讓“中國味道”與“巴爾幹風情”在碰撞中激發新的靈感。
此次酒展,不僅中國傳統名酒吸引眾多海外人士品嘗,年輕一代的創新與開拓同樣吸引眼球。煙&艾斯卡特酒莊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番帶來了産自山東煙&的葡萄酒,是今年唯一一家參展的中國葡萄酒生産商。
“歐洲市場空間有限,我們的突破點是品種本身有特色。游客一喝就能感到不同,就可能産生購買意願。”楊番&&,此次葡萄酒展會為展商提供了諸多便利條件,其相對合理的展位費也是吸引他們來此參展的原因。
盧科維奇説,他在展會期間品嘗了中國酒品,其展現了全新的香氣和風味,是一種“獨特的體驗”。他期待與中國在塞市場的合作能夠為中國産品打開大門,讓它們更廣泛地呈現在塞消費者面前。
展會閉幕當日,楊番帶來的樣品幾乎售罄,還有不少買家表明購買意願,希望日後保持&&。當記者再次問及他來年是否參展,他的回答從兩天前的不確定變為肯定。隨後,他在社交媒體發布了一條與同伴在會場外的合影,並用英文寫下:“貝爾格萊德,來年見。”

11月23日,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人們在“開放巴爾幹”葡萄酒展會上參觀中國展&。新華社發(王韡攝)

11月23日,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中國廚師團領隊、奇納供應鏈(廈門)有限公司董事長葉世旺(中)參加“開放巴爾幹”葡萄酒展會。新華社發(王韡攝)

11月23日,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舉行的“開放巴爾幹”葡萄酒展會上,人們與中國廚師及作品合影。新華社發(王韡攝)

11月23日,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人們在“開放巴爾幹”葡萄酒展會上參觀中國展&。新華社發(王韡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