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走筆丨在狂歡中緬懷故人-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28 08:04:35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新華走筆丨在狂歡中緬懷故人

字體:

  深秋的墨西哥高原,天空澄澈如洗。當北半球的很多地方在蕭瑟秋風中感懷萬物凋零時,海拔兩千多米的墨西哥城,卻正被一片極致濃烈、絢爛到近乎忘情的色彩所點燃。這不是一場普通的慶典,而是一次整個城市與死亡展開的盛大共舞——這便是墨西哥城的亡靈節游行。

  11月1日午後,我們來到墨西哥城的中心、游行的終點——憲法廣場,開始了漫長但絕不枯燥的等待。廣場上鋪有龐大的萬壽菊花田,在陽光照耀下呈現出太陽般溫暖的金黃色。今年主題為紀念墨西哥城的前身特諾奇蒂特蘭城建城700周年,祭壇將古墨西哥的阿茲特克文明與亡靈節傳統有機融合。街邊很多人,無論男女老少,都身着華麗刺繡的節日盛裝,排隊在臉上畫下繁複的骷髏彩繪。隨處可見的“卡特裏娜骷髏”巨型人偶,以空洞的眼窩和永恒的微笑,“俯視”腳下洶湧的人潮,這一形象源自版畫家何塞·瓜達盧佩·波薩達的經典創作。

  傍晚時分,游行隊伍抵達憲法廣場,這裡頓時沸騰起來。演員翩翩起舞,歌聲響徹夜空,祭壇在燈光下更顯夢幻,觀眾與游行者擊掌互動……空氣中瀰漫着萬壽菊的奇異芬芳、街頭小販售賣的骷髏糖的甜膩,以及那種只有數百萬人齊聚時才有的、充滿生命力的熾熱氣息。

  當夜色漸濃,最後一縷燭光在萬壽菊叢中熄滅,這場跨越生死的聚會暫告段落,但城市的狂歡並未徹底結束。更多的墨西哥人拖家帶口走向墓園,在那裏通宵守靈,用音樂、美酒和故事陪伴長眠的親人。此刻的墨西哥城,墓碑與歡歌共存,眼淚與笑容交織,死亡不是悲傷的告別,而是一場熱鬧的重逢。正如墨西哥人堅信的那樣,靈魂永不消亡,只要還被記得,生命就永遠不會終結。

  然而,初次觀看亡靈節游行的我們如何能想到,這場現已成為墨西哥城文化名片、吸引全球游客共襄盛舉的視聽狂歡,歷史竟然不足十年。2015年,電影《007:幽靈黨》上映,片中宏大的亡靈節游行場景雖是藝術虛構,卻點燃了全球的想象。於是,墨西哥城市政府2016年決定舉辦大規模游行慶祝亡靈節,將銀幕神話變為街頭現實。11月1日當天的大游行和之前兩周舉行的魔幻動物“Alebrijes”游行、僵屍游行和“卡特裏娜游行”等,共同構成了亡靈節的一系列游行活動,既是古老傳統的現代表達,也是一場精心編排的文化敘事。它將原本以家庭和墓園為中心的私密紀念活動,轉化為一場宏大的城市公共儀式,給予傳統文化符號充滿活力的賦能,讓年輕一代在參與狂歡中,自然而然理解和傳承本民族的文化基因,也讓世界通過這種具有親和力和參與感的方式,讀懂了墨西哥那種“向死而生”的生命智慧。這完美契合墨西哥國民精神和生死哲學的內核,逐步成長為一場真正的全民狂歡。

  墨西哥人對死亡的坦然,早已刻在了文化基因裏。墨西哥著名詩人、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奧克塔維奧·帕斯曾這樣描述:“對於紐約、巴黎或是倫敦人來説,死亡是他們輕易不會提起的,因為這個詞會灼傷他們的嘴唇。然而墨西哥人卻常把死亡挂在嘴邊,他們調侃死亡、與死亡同寢、慶祝死亡。死亡是墨西哥人最鍾愛的玩具之一,是墨西哥人永恒的愛。”這種獨特情愫並非憑空而生,而是源自3000年前納瓦文明對生命的認知——宇宙是循環往復的體系,死亡不是終點,只是靈魂歷經九重關卡前往米克特蘭安息地的旅程起點。在墨西哥人的精神世界裏,逝去的親人從未真正走遠,他們在每年的11月1日(紀念夭折的孩童“幼靈節”)和2日(“成靈節”),會循着萬壽菊鋪就的“黃金之路”,暫時返回人間,與家人重聚。死亡,在這裡被剝去了恐怖的外衣,成為可以調侃、慶祝甚至共同生活的對象。而游行中那些無處不在的骷髏形象,被賦予各種職業、身份和日常生活場景——骷髏律師、骷髏新娘、甚至骷髏運動員。這仿佛在説,看,無論生前地位如何,最終我們都將歸於同樣的形態,何不在活着的日子裏,盡情舞蹈,熱烈去愛?

  在墨西哥親身參加亡靈節活動,你會被一種巨大的、真誠的歡樂所感染。這裡沒有啜泣,沒有沉重的哀悼,有的只是音樂、舞蹈、色彩和笑容。歡聲笑語取代了哀樂低回,一場關於死亡的慶典,呈現出生命最本真的意義,也以最直擊人心的方式告訴我們每個親歷者:死亡是生命的回照,它殘酷,卻也因此賦予了生命以有限的珍貴。唯有認識到並接納死亡的必然,才能更加全力以赴地活在當下,熱愛這個有苦難也有美好的人世間。(章磊)

【糾錯】 【責任編輯:吳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