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開羅10月29日電 熱點問答|法希爾易手對蘇丹衝突有何影響
新華社記者張猛 吳寶澍
已持續約兩年半的蘇丹衝突近日再次出現轉折:蘇丹武裝部隊撤出該國西部北達爾富爾州首府法希爾,蘇丹快速支援部隊奪取該市。法希爾控制權如何易手?對衝突走向有何影響?當前蘇丹人道主義危機有多嚴重?
法希爾控制權如何易手?
此次蘇丹衝突始於2023年4月,衝突一方是蘇丹武裝部隊,由蘇丹主權委員會主席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布爾漢領導;另一方是蘇丹快速支援部隊,主要由部族民兵武裝組成,這支武裝曾於2013年被時任蘇丹總統巴希爾領導的政府收編。蘇丹武裝部隊和快速支援部隊2019年參與推翻巴希爾政府,之後因軍隊整編和權力分配問題爆發衝突。
經過兩年半交戰,蘇丹武裝部隊目前主要控制蘇丹東部、北部和中部;快速支援部隊控制蘇丹西部達爾富爾地區5個州絕大部分地區和西部科爾多凡地區3個州部分地區,佔據近40%國土。
快速支援部隊以達爾富爾地區為“大本營”,在衝突初期便已基本控制該地區除北達爾富爾州以外的4個州。為爭奪對北達爾富爾州的控制權,自去年5月以來,快速支援部隊一直圍困法希爾,與蘇丹武裝部隊及地方武裝組成的聯軍交火。
本月26日,蘇丹快速支援部隊宣布已完全控制法希爾。布爾漢27日宣布,為保護城內居民生命安全及城市免遭進一步破壞,蘇丹武裝部隊已撤出法希爾。但布爾漢&&,蘇丹武裝部隊有能力扭轉戰局,承諾將從快速支援部隊手中奪回所有失地。
對衝突走向有何影響?
奪取法希爾後,蘇丹快速支援部隊已控制達爾富爾地區全部5個州的首府。
達爾富爾地區面積約佔蘇丹國土四分之一,石油等礦産資源豐富,且是蘇丹與鄰國聯通的交通要地。快速支援部隊今年7月宣稱在此建立所謂“平行政府”。蘇丹政府對此予以強烈譴責,並呼籲各國不要承認這一“非法組織”。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法希爾易手是蘇丹衝突又一轉折,改變衝突雙方在西部戰線力量對比:蘇丹武裝部隊失去達爾富爾地區“最後主要據點”,對蘇丹西部影響力恐將大幅下降;快速支援部隊則完成“達爾富爾控制閉環”,大幅鞏固對蘇丹西部的控制,在未來可能的停火談判中掌握更多籌碼。
分析人士認為,法希爾易手可能加劇蘇丹割裂對峙,而更需警惕的是,快速支援部隊已擁有遠程攻擊型無人機等較先進武器,且揚言要以法希爾為起點繼續進攻。這或令戰事升級,蔓延至科爾多凡地區及蘇丹中部。總部位於比利時的國際危機研究組織研究員艾倫·博斯韋爾認為,蘇丹快速支援部隊不會滿足於控制蘇丹西部,“只要能獲得足夠物質支撐,就會繼續升級戰爭”。
當前蘇丹人道主義危機有多嚴重?
持續兩年半的蘇丹衝突令蘇丹陷入嚴重人道主義災難,造成大量平民死亡。有研究認為,蘇丹衝突已導致近3萬人喪生。尤其是去年5月以來,法希爾被圍困近18個月,炮擊、空襲不斷,當地水電網絡癱瘓,食品藥品嚴重短缺。
法希爾控制權易手前,衝突雙方在城內激烈交火。蘇丹政府27日譴責快速支援部隊在法希爾及蘇丹其他地區犯下罪行。有與政府結盟的武裝組織稱,快速支援部隊奪取法希爾後,在城內殺害平民、搶劫財物。
聯合國分管人道主義事務的副秘書長湯姆·弗萊徹26日説,法希爾數十萬平民處於被困和恐懼之中,承受着炮擊和飢餓,“無法獲得食物、醫療和安全”。弗萊徹説,聯合國方面已準備好援助物資,但愈演愈烈的戰事令援助無法進入當地。
分析人士認為,儘管國際社會不斷呼籲蘇丹衝突方停火,但衝突雙方仍試圖通過軍事行動控制更多地區,以鞏固自身地位並為可能的談判爭取優勢,而在巴以衝突、俄烏衝突引發全球廣泛關注的背景下,蘇丹衝突尚未得到足夠重視,亟待國際社會努力推動蘇丹局勢降溫降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