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丨讓世界理解彼此,從讀懂一本書開始——訪法蘭克福書展副主席凱澤-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20 16:58:31
來源:新華網

專訪丨讓世界理解彼此,從讀懂一本書開始——訪法蘭克福書展副主席凱澤

字體:

  新華社法蘭克福10月19日電 專訪|讓世界理解彼此,從讀懂一本書開始——訪法蘭克福書展副主席凱澤

  新華社記者褚怡 杜哲宇 單瑋怡

  10月17日,法蘭克福書展副主席克勞迪婭·凱澤在法蘭克福書展期間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社記者 杜哲宇 攝

  法蘭克福書展副主席克勞迪婭·凱澤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在世界局勢複雜多變的當下,文學依然是溝通人心、增進理解的重要力量。

  “理解往往從閱讀開始。”凱澤説,當一個人通過書籍走進異國文化或他人的生命故事時,便邁出了打破隔閡、通向和平的第一步。

  她指出,只有當人們彼此理解、相互認可並學會尊重時,和平才有可能真正實現,這是所有對話與合作的基礎。

  第77屆法蘭克福書展19日閉幕。據主辦方統計,本屆書展共有來自92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家出版商參展,吸引近24萬名觀眾。凱澤&&,書展致力於為全球參與者搭建開放平等的交流&&,推動不同文化在對話中增進理解。

  創立於1949年的法蘭克福書展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出版行業展會之一,也是中國出版物版權輸出的重要&&。凱澤説:“我們很高興看到一些高質量的中國主題活動出現在國際舞&上。中國參展商數量也較去年有所增長,整體表現十分活躍。”

  她認為,中國當代文學對歐洲讀者具有獨特吸引力。她&&:“在德國乃至歐洲,文學作品始終是圖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由年輕作家創作的現實題材作品更受關注。因此,那些關注當下生活、思考人類情感與處境的中國作品更容易引發歐洲讀者共鳴。”

  凱澤還觀察到,“療愈係文學”近年來成為全球圖書市場關注的熱點。這類作品聚焦個體生活與內心成長,強調自我關懷和情感修復,在不確定的時代背景下受到越來越多讀者的青睞。

  在談到與中國出版界的合作時,凱澤指出,中國始終是書展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書展自1998年起在北京設立的德國圖書信息中心,至今仍是其在海外持續運營的重要代表機構之一。

  “中國市場對我們來説非常重要。”她説,“德國圖書信息中心在促進德中出版交流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我們在那裏舉辦圖書展覽、版權貿易會以及作家交流活動,也積極參與北京國際書展等中國大型圖書展會。”

  凱澤認為,中國出版業正經歷新一輪轉型。“人工智能全面滲透各個領域,出版業也不例外。”她説,“全球圖書市場都在調整之中,中國的情況與世界其他地區類似:人們的閱讀方式和消費習慣正在改變,出版業需要積極應對。”

  儘管人工智能不斷重塑産業形態,凱澤仍堅信閱讀和文學的價值無法被取代。“無論技術如何發展,想象力與創造力都屬於人類本身,這是任何算法都無法複製的。”在她看來,正是這份獨屬於人類的創造力,讓閱讀始終具有無法替代的意義。

  “對我來説,閱讀意味着進入一個新的世界,一個陌生而未知的世界。”凱澤説,“在書中,我能夠理解一個人的情感,感受一座城市的氣息,也更加認識自己。正是這種理解,讓人們彼此靠近,也讓和平變得更有可能。”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