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 美國總統特朗普16日指責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在加沙地帶“殺人”,威脅對其動武。以色列與哈馬斯則互相指責對方破壞停火協議。有加沙民眾説不時聽到槍炮聲,聯合國稱當地救援物資匱乏局面並未緩解……加沙停火第一階段協議10日正式生效一週以來,加沙的情況究竟如何?
遺體歸還有問題?
路透社16日報道稱,以色列和哈馬斯在以方被扣押人員遺體歸還問題上出現分歧,可能令當前停火協議破産,並威脅到加沙和平方案其他未定事宜的進展,包括解除哈馬斯武裝和未來的加沙治理等。
以色列總理辦公室15日晚發表聲明稱,哈馬斯當晚再向以方移交兩具被扣押人員遺體,特拉維夫市一家法醫研究所證實這兩具遺體是以方被扣押人員。
10月15日,裝有被扣押人員遺體的車隊抵達以色列特拉維夫市一家法醫研究所。新華社發(賈馬爾·阿瓦德攝)
以總理辦公室發言人紹什·貝德羅西安告訴媒體,以方要求哈馬斯歸還被扣押人員的剩餘19具遺體。哈馬斯目前已歸還10具遺體,但以方稱其中一具經確認不是被扣押人員。
哈馬斯説,他們仍致力於履行停火協議,但需要一定時間才能歸還所有遺體,因為部分遺體所埋的地下隧道已被以軍摧毀,還有的遺體掩埋在廢墟中。要歸還更多遺體,必須允許重型機械和挖掘設備進入加沙地帶。
特朗普15日&&,哈馬斯“絕對”在搜尋以方被扣押人員遺體,“他們(哈馬斯)確實在挖掘”。美聯社16日報道,兩名匿名美國高級顧問稱,哈馬斯已通過中間人向美國保證,正努力歸還遺體,他們並不認為哈馬斯違反了協議。
加沙情況如何?
哈馬斯一名高級官員16日稱,以方公然“蔑視”停火協議,自協議10日生效以來,以方在加沙地帶造成至少24人死亡。哈馬斯已將以方違反協議的行為清單交給調停方。
10月13日,巴勒斯坦獲釋人員乘坐大巴回到加沙地帶南部汗尤尼斯。新華社發(裏澤克·阿卜杜勒賈瓦德攝)
以色列軍方尚未回復上述言論。以國防軍14日發布聲明稱,以軍當天上午在加沙城東部打死5名越過停火線的“嫌疑人”,他們試圖接近部署在該地區的以軍部隊。
加沙衞生部門説,僅16日一天,以軍在加沙地帶就造成至少7人死亡。當地居民&&,在加沙南部看到以軍無人機和戰機出沒,槍炮聲時不時響起。
以色列國防部16日發表聲明説,正與埃及推進重新開放加沙地帶拉法口岸的相關工作,開放日期待定,但“僅限人員通行”。人道主義援助物資不會經由拉法口岸運送,“雙方此前在任何階段都未就此事達成共識”,援助物資將繼續經由凱雷姆沙洛姆等口岸運入加沙地帶。聯合國分管人道主義事務的副秘書長湯姆·弗萊徹15日説,在當前醫療服務匱乏、220萬加沙居民無家可歸的情況下,目前允許進入的援助“遠遠不夠”。
世界衞生組織16日警告説,加沙地帶的傳染病正在“失控”,36家醫院中目前只有13家能“部分運作”,醫護人員“面臨巨大工作量”。
7月27日,在加沙地帶北部城鎮拜特拉希亞,人們領取通過邊境口岸進入加沙的援助物資。新華社發(裏澤克·阿卜杜勒賈瓦德攝)
哈馬斯解除武裝?
多家以色列媒體15日援引以色列官員消息報道,由於哈馬斯未歸還所有被扣押人員遺體,加沙停火第二階段談判尚未開始。
分析人士認為,第二階段談判面臨哈馬斯解除武裝的難題。以色列和美國堅持,哈馬斯必須解除武裝,且不能在未來的加沙政府中發揮作用。哈馬斯拒絕解除武裝。以軍上周撤出加沙局部地區後,哈馬斯加緊對當地控制,開始在加沙城街道巡邏,派出數百名工人清理主要道路、修復水管。一段13日晚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的視頻顯示,7名雙手被反綁的男子在加沙城一處廣場被哈馬斯武裝人員槍決。據多家媒體報道,哈馬斯近日與其他武裝派別發生衝突。
10月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埃及出席關於加沙地帶停火的峰會後返抵華盛頓白宮。新華社記者胡友松攝
特朗普16日在社交媒體“真實社交”上發文稱,如果哈馬斯繼續在加沙殺人,“我們別無選擇”,只能進去“幹掉他們”。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認為,加沙停火協議達成之初,特朗普宣布“戰爭已結束”,態度樂觀;相比之下,他上述言論的基調截然不同。對於哈馬斯近來在加沙地帶的行動,特朗普最初並不上心。他14日曾説:“他們不過是除掉幾個非常惡劣的‘幫派’而已。”
法國外交部16日&&,法、英、美3國正在協調,努力在未來幾天內推動一項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為未來在加沙地帶部署國際穩定部隊奠定基礎。
路透社援引美國兩名高級顧問的話稱,美國正在與印度尼西亞、阿聯酋、埃及、卡塔爾和阿塞拜疆就派兵問題商討。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目前正在討論為加沙地帶居民建立安全地帶,以免他們遭到迫害。一名消息人士指出,加沙地帶的居民不會被強迫離開該地區。(記者:袁原、董亞雷、馮國芮、陳君清、劉曦、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