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倫敦9月19日電 美國總統特朗普16日至18日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訪問期間,英方以皇家馬車、禮炮等傳統禮儀高規格接待,兩國在科技合作上簽署了重要協議。
特朗普此訪在展現英美“特殊關係”的同時,也留下諸多問號:科技協議簽署之餘,能否切實推動兩國經貿關係走向縱深?這場訪問,是成功搭建了合作之橋,還是再次凸顯了跨大西洋關係的裂痕?
科技協議:420億美元、“佔據主導”
特朗普與英國首相斯塔默18日在英國首相鄉村官邸契克斯別墅會晤,雙方共同簽署《科技繁榮協議》。該協議重點聚焦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和民用核能等技術領域合作。雙方&&,該協議將幫助英美兩國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英國政府在16日發布的一份新聞公報中説,微軟、谷歌、英偉達、OpenAI和“核心編織”等美國頂尖科技和人工智能公司承諾斥資310億英鎊(約合420億美元),用於提升英國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和前沿技術,涵蓋數據中心、芯片以及人工智能背後的算力等。
英國伯明翰大學經濟學教授戴維·貝利告訴新華社記者,如此鉅額投資能否賦予英國真正的競爭力,在於英國能否補齊本土企業融資短板,培育更多大型科技企業。
“英國科研實力很強,也擅長孵化初創企業,但這些企業往往會被收購,尤其是被美國科技公司收購,這是一個根本弱點。”貝利説。
這是9月17日在英國倫敦近郊的溫莎城堡外拍攝的美國國旗和英國國旗。新華社/法新
隆重儀式:“面子”難換“裏子”
特朗普此訪,英國“王室外交”的門面裝潢達到極致。17日,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和威廉王子在溫莎城堡舉行壯觀的歡迎儀式:馬車游行、騎兵護衛、禮炮鳴放、儀仗檢閱、軍樂演奏、飛行表演、奢華國宴……
17日晚在查爾斯主持的國宴上,特朗普宣稱“特殊”一詞不足以表達美英關係的高度,美英間紐帶“無價且永恒”,兩國因“歷史與信仰、愛情與語言,以及文化、傳統、血統與命運的超越紐帶”連接。
輿論普遍認為,特朗普是“親英派”,也對英國王室“情有獨鍾”。特朗普在登上“空軍一號”前往英國時&&,他願意“幫助”英國“微調”美英貿易協議。但這些問題在特朗普的訪英行程中並未得到解決,給相關行業的未來前景帶來了不確定性。
英媒報道稱,一項旨在取消美國對英國鋼鋁産品徵收關稅的協議已被無限期擱置。目前,英國鋼鋁産品依舊以25%的關稅出口美國。蘇格蘭政府也試圖降低或取消出口美國威士忌被徵收的10%關稅,威士忌行業稱該關稅每週給企業造成損失達400萬英鎊(約合540萬美元)。
英國鋼鐵協會總幹事加雷思·斯泰斯&&,在需求收縮、成本高企之際,貿易保護主義將損害鋼鐵行業發展,對行業造成“毀滅性打擊”。
9月18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婭在結束對英國的國事訪問後返抵白宮。新華社記者胡友松攝
巴以衝突:差異明顯、難掩分歧
科技合作,信心十足;敏感關稅,避談細節⋯⋯但被媒體問及巴以衝突相關問題時,兩國領導人立場差異明顯,難掩分歧。
英國首相府7月29日發表聲明説,如果以色列不採取實質性行動結束加沙地帶駭人慘狀,並承諾實現長期可持續和平,英國將在9月聯合國大會開幕前承認巴勒斯坦國,維護“兩國方案”的可行性。而在18日記者會上,特朗普稱,他反對英國關於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計劃。
斯塔默説,加沙地帶形勢“令人無法忍受”,英美兩國同意支持加沙實現和平並制定路線圖,同時強調必須盡快向加沙提供人道援助。但特朗普&&,其在加沙問題上與斯塔默存在分歧,並多次着重提及以方困境,對加沙民眾苦難則輕描淡寫。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伊恩·貝格對新華社記者&&,英國在加沙問題上的立場較美國更鮮明,這一態度也反映出國際社會對以色列政府的不滿情緒日益加劇。
英國“歷史和政策”網站刊文説,英美在防務、情報、核能、科技等“硬實力領域”仍然有很強的合作意願與實踐基礎,但面對特朗普政府的“交易性外交”,英國需要更加以利益與交易為中心進行“有條件合作”,而非按傳統盟友來行事。
未來,英國能否重新發揮美歐橋梁作用,能否繼續與美國持有相同的戰略視角,乃至能否重新成為美國眼中“強有力的全球合作夥伴”,攸關這對特殊關係的走向。(記者:趙家淞、徐劍梅、鄭博非、於艾岑;視頻:孫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