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賦能發展,創新引領未來。
第22屆中國—東盟博覽會9月17日在廣西南寧開幕,AI“唱主角”是這次盛會的最大看點。首次創設的1萬平方米人工智能專館和新質生産力專館,是東博會獻給數字時代的“智慧客廳”。
——場景聚力 算力築基
進入東博會展館,數智氣息撲面而來。科大訊飛的星火大模型通過語音識別、實時翻譯讓“你聽得懂世界,世界也聽得懂你”;靈伴科技的全球首款AI+AR眼鏡集成提詞、錄像、導航等多項功能;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為來往嘉賓表演熱舞……
在東博會宇樹科技展位,機器人在表演熱舞。新華社記者王楚然 攝
東博會上的數智黑科技令人目不暇接,但其實AI已經滲透到千行百業。例如,智能掃地機器人在業主上班後自動開啟家務模式,一鍵輸入旅游目的地生成個性化旅游攻略,英語教學不再依賴教師授課等。
在南寧市西鄉塘區的街巷,高空探頭AR系統和車載AI視頻分析賦能城管人員巡街工作。“‘人機交互’方式能夠迅速識別市容環境、城市內澇等問題,有助於提升城市風險防控能力和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西鄉塘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麻振説。
場景不斷延伸,算力無限拓展。
在南寧五象新區,五象雲谷AI智算中心通過採用液冷技術、智能電力調度系統及多網融合技術,架構起廣西區域最大算力基地,其以智算産業為核心規劃建設的中國—東盟萬卡算力集群,將實現智能算力的普惠輸出。
——數字賦能 産業“智變”
提起汽車製造,人們的認知是否還停留在勞動密集型産業的屬性上?事實上,一場基於人工智能的顛覆性創新正在中國車企悄然上演。
在上汽通用五菱展位,智能島製造體系模型吸引眾多客商駐足觀看。工作人員介紹,模型生動展示上汽通用五菱島式智能工廠的生産場景,輪胎島、玻璃島、檢測島等16座無人島與280多台機器人協同作業,構建起靜態+動態雙模式柔性島,打破延續百年的串聯式總裝模式,擺脫了線性生産的剛性約束。
上汽通用五菱島式智能工廠。(上汽通用五菱供圖)
在本屆東博會框架下的2025中國—東盟電力合作與發展論壇上,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正式發布“大瓦特-天璇-阿度氣象新能源預測大模型”。事實上,在廣西電力調度領域,這一模型已成功應用。
“阿度,請幫我分析一下未來一週的用電量……”當指令輸入,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的數字虛擬值班員就根據用電大數據進行抓取和分析,精準預測未來一週的用電需求和清潔能源發電量,並結合傳統能源的發電計劃,幫助電網做到供需平衡。
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總經理李弘&&,大模型是我們的“最強大腦”,其進一步提升了新能源運行態勢感知能力,為新型電力系統條件下確保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新能源的最大化消納提供了有力支撐。
——“AI”出海 智鏈東盟
將視線轉移至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當地萬畝棕櫚園枝頭挂果,長勢喜人。
“棕櫚果從成熟到過熟往往只有三五天時間,其間出油率將顯著下降,影響其經濟價值。”潤建股份AI農業事業部總經理劉冰説,當地棕櫚樹樹齡不同,同樹果實熟期各異,複雜繁多的采收批次讓“在準確的時間摘下合適的果”成為難事。
這一季的采收則大變樣:AI算法學習分辨果實熟度、無人機攜高光譜識別相機準確標記熟果位置、智能網聯車輛“按圖索驥”進行采收,減少早採、漏採損失,産量提升10%以上。“中國企業的智慧棕櫚園方案對馬來西亞來説是一次深刻的農業科技革命。”馬來西亞機器人協會主席依斯幹達·巴哈林説。
無人機在馬來西亞智慧棕櫚園識別作業。(潤建股份供圖)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中國的AI方案非中國所獨享,而是作為世界公共産品,讓數智科技造福更多遠方。
在印度尼西亞,面向東盟的數字鄉村綜合管理&&將數字技術與鄉村建設有機融合;在老撾,“南A中心”首期國際專用通信電路實現直達貫通,數據傳輸延遲低至毫秒級;在馬來西亞,中企提供的RunDo光伏電站運維管理&&將當地分佈分散、品牌不一的1674座光伏電站整合統籌。
這屆東博會上,中國AI出海未來獨角獸企業TOP100榜單發布,智鏈東盟的故事將不斷續寫,“北上廣研發+廣西集成+東盟應用”的發展路徑愈加清晰。
人工智能,方興未艾,未來可期!(記者覃星星、王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