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加沙/開羅8月28日電 中東戰地手記|轟炸、饑荒、逃難——以軍攻城陰雲籠罩加沙
新華社記者吳寶澍 黃澤民 薩娜·卡邁勒
“轟炸徹夜不停”“像地震一樣”……加沙地帶北部加沙城郊區的居民這樣描述連日來以色列的軍事行動。
自以色列政府8月上旬&&“接管”加沙城計劃以來,以軍向加沙城外圍集結兵力,並密集轟炸城郊,為入城清剿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作準備。
加沙城郊的宰通、薩卜拉、傑巴利耶等地,持續遭到以軍戰機、無人機、坦克轟炸。一棟棟建築化作廢墟,一片片街區被夷為平地。
“我們一家在睡覺,突然屋頂塌了,碎石砸在我們身上。我呼喊孩子們的名字,但看不到他們,因為身邊都是碎石和灰塵。”這是宰通區居民費裏亞勒·艾哈邁德一家日前的遭遇,也是許多加沙民眾在過去近兩年中都有過的遭遇。
每一次轟炸,都有居民被困廢墟,生死難料。據加沙地帶衞生部門數據,自2023年10月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以軍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已造成超過6.2萬人死亡。這一數字還在以幾乎每天幾十人的速度上升。
每一次轟炸,都有居民失去住所,顛沛流離。本輪巴以衝突中,大多數加沙人都曾被迫流離至少一次。據聯合國機構數據,僅8月14日至25日的12天裏,加沙地帶又有超過3.6萬人被迫搬遷,多數人是離開“山雨欲來”的加沙城。
按以色列政府説法,加沙城是哈馬斯在加沙地帶剩餘兩個據點之一,以軍將徵召6萬名預備役軍人投入攻城戰。
加沙地帶200多萬人口中,約100萬人目前居住在加沙城,包括本地居民和大量流離失所者。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27日説,“疏散”加沙城居民不可避免,“每個遷移到南部的家庭都將得到目前能提供的最大程度人道援助”。
以軍口中説“最大程度援助”,現實卻是以方封鎖下加沙地帶饑荒蔓延。聯合國22日發布報告確認,加沙地帶超過50萬人處於饑荒之中,集中在加沙城及周邊地區,預計今後幾週饑荒將蔓延至加沙中部代爾拜拉赫和南部汗尤尼斯地區。
36歲的加沙城居民蕾哈姆·賽義德是聯合國機構僱員,她原本舒適的生活因戰爭天翻地覆。“戰爭一開始,我們就因為轟炸被迫搬遷,到現在已經十次了。有一次,借住在我姐姐家時,房子被炸,我們被埋在廢墟下,死裏逃生。”
賽義德一家五口目前住在一棟戰前建到一半的民宅建築內,主要靠領取救濟食品填飽肚子。“我的孩子們常在夜裏喊餓。即使我們有積蓄,市場上也幾乎買不到麵包、麵粉,銀行也取不出現金。”
以軍攻城行動似乎日益臨近,加沙城居民在去留之間掙扎。有些家庭帶上床墊、水桶、炊具等為數不多的生活必需品,或開着破舊的汽車或駕着驢車,又或步行,踏上逃難之路。
更多人不知道能去哪。他們儘管害怕逃難,但如果不逃難,生活只會更加艱難、更無尊嚴。“這次不走了。能逃到哪,住進難民帳篷裏嗎?”加沙城居民巴德里·穆罕默德説,“我們已經無力再逃。”
“有些鄰居走了,有些沒有。”住在宰通區的29歲女子塔拉·哈提卜説,“反正無論去加沙哪,都有生命危險。”
加沙危機牽動國際社會關切。27日,聯合國安理會15個成員中的14國發表聯合聲明,敦促以色列立即撤銷擴大加沙軍事行動的決定、立即解除對加沙人道救援的限制。唯一不加入聯合發聲的國家是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