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 印度和美國關係近期因關稅和購買石油等問題齟齬不斷,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印度發出關稅威脅並嘲諷其經濟實力的言論引發印方強烈不滿。
美國媒體日前刊登分析文章説,多年來,印度試圖拉近同美國的關係,印度總理莫迪多次&&特朗普是“真正的朋友”。但特朗普開啟第二任期後,兩國關係發生變化,印度與美國建立的關係“正在發生動搖”。
2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右)與到訪的印度總理莫迪在華盛頓白宮出席聯合記者會。新華社記者胡友松攝
第三方的爭議:同俄開展石油貿易
當地時間4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寫道,“印度不僅購買了大量俄羅斯石油,而且還將購買的大部分石油在公開市場上出售以獲取鉅額利潤”。他聲稱,美國將大幅提高對印度産品徵收的進口關稅。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賈伊斯瓦爾4日回應説,美國針對印度的做法既不公正也不合理,印度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國家利益和經濟安全。
賈伊斯瓦爾當天在一份聲明中説,烏克蘭危機爆發後,美國積極鼓勵印度與俄羅斯開展貿易,以“加強全球能源市場穩定”。聲明説,美方針對印度的行動“不公正、不合理”,印度“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國家利益和經濟安全”。
路透社5日報道&&,面對西方國家要求與俄羅斯保持距離的壓力,印度以與俄羅斯的長期&&和自身經濟需求為由進行抵制。消息人士提供數據顯示,印度是俄羅斯海運原油的最大買家,今年1月至6月每天進口約175萬桶俄羅斯石油,較一年前增長1%。
特朗普7月30日威脅稱,如果印度繼續購買俄羅斯武器和石油,美方將在對印度商品徵收25%進口關稅的基礎上額外施加懲罰性關稅。本月1日,特朗普又對媒體記者説,他相信印度打算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
但路透社2日報道,據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儘管特朗普發出威脅,印度仍將繼續從俄羅斯購買石油。印方消息人士説,印俄雙方所簽為“長期石油合同”,“要在一夕之間停止採購,不是這麼簡單的事”。美國《紐約時報》2日也援引兩名未具名的印度高級官員説法報道,印度政府關於印俄石油交易的立場並未改變。
雙方的嘴仗:經貿談判談不攏
4月2日,美方公布所謂“對等關稅”後,美印雙方舉行多輪會談,但談判陷入僵局。有報道説,印度一直拒絕按美國要求的給予美方農業和乳業關稅優惠。
7月30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真實社交”上説,將從8月1日起對印度輸美商品徵收25%的關稅並實施其他“懲罰”。特朗普還稱,印度可儘管將其“死亡經濟體”拖向深淵,眼下美印經貿往來極少,因印方關稅是全世界最高之一。
印度總理莫迪8月2日在印度北方邦城市瓦拉納西的一個集會上發表講話。(圖片來自莫迪辦公室網站)
據印度媒體報道,在特朗普發出關稅威脅後,莫迪呼籲印度民眾購買本土産品,以在全球不確定性加劇之際減輕印度經濟所受衝擊。
莫迪2日在印度北方邦城市瓦拉納西的一個集會上發表講話時説:“世界經濟正面臨諸多憂患,形勢不太穩定。現在,無論我們買什麼,標準應該只有一個:買那些由印度人揮灑辛勤汗水製造出來的産品。”他還&&,印度將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因此印度必須在經濟利益方面保持警惕。
《印度斯坦時報》報道説,雖然莫迪沒有直接點名特朗普,但其上述表態被視為對特朗普關於“印度是‘死亡經濟體’”“印度嚴重依賴美國市場”説法的間接回應。
據媒體報道,莫迪在講話中再次強調提振國內製造業和消費,與其一直推動的“印度製造”戰略相契合,旨在大力吸引外資、推動印度經濟發展。
單方面的打擊:“真朋友”的背刺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7月31日刊登分析文章説,多年來,莫迪試圖拉近印度與美國的關係,他尤其注重與特朗普的關係,把特朗普稱作“真正的朋友”。但就在莫迪需要倚重這段關係的時候,他卻不得不承受來自特朗普的一系列打擊。
文章説,讓許多印度人驚訝的是,特朗普竟因印度從俄羅斯購買石油和武器而威脅對其實施懲罰。特朗普威脅懲罰印度的做法可能反映了他對俄羅斯未能結束烏克蘭危機的不滿,但也有分析師認為,這可能是一種談判策略。
文章援引莫迪政府前顧問馬利克的話説,過去20或25年來,印度外交政策的一個特徵是,在領導人層面和體系層面與美國建立一種平衡,“而現在,這種平衡動搖了”。
馬利克説,近期事態表明,兩國在戰略層面並非完全步調一致,兩國當前的關係似乎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最糟糕的時期。(記者:何夢舒、劉江、伍岳、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