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秘魯錢凱8月1日電 通訊|錢凱港助力跨大洋貿易“提速”
新華社記者趙凱 朱雨博 孟宜霏
從秘魯首都利馬駕車出發沿着泛美公路向北行駛約80公里,隨着路上的集裝箱卡車越來越多,記者抵達此行目的地錢凱港。
這邊卸下來自中國的電子産品,那邊裝上新鮮的秘魯藍莓……南半球的冬霧籠罩下,自動化遠控岸橋、智能駕駛集裝箱卡車、自動化軌道吊等港機設備幹得熱火朝天,在碼頭生産操作系統協調下高效處理貨輪裝卸作業。
6月初,秘魯總統博魯阿爾特親自為錢凱港頒發運營許可證,標誌着這一南美首個智慧綠色港口正式投入常態化運營。在半年多的試運營階段裏,這個中國與秘魯共建“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對秘魯經濟和就業、對亞洲與拉美整體經貿合作的促進作用已初步顯現。
“運輸需求增長比我們預想的還要快。”中遠海運集團旗下中遠海運港口秘魯錢凱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何波介紹説,今年前五個月,錢凱港集裝箱吞吐量達9.44萬標準箱、散雜貨及滾裝貨物62.69萬噸。
“錢凱-上海”直航航線大幅縮短了南美至亞洲的海運時間,從約33天縮短至23天,物流成本降低約20%。6月28日,2025至2026産季首批秘魯藍莓借助這條海運快線運抵上海,讓新鮮的秘魯水果可以擺上中國消費者的餐桌。在秘魯駐上海總領事戴維·加馬拉看來,錢凱港為促進秘魯農産品出口帶來了新的機遇。
同樣乘上“出海快線”的還有漁業。秘魯是全球最大的魚粉出口國,也是中國進口魚粉第一大來源國。最新數據顯示,今年4月,秘魯漁業出口占總出口約6.5%,出口額大幅增長,其中魚粉出口貢獻了最大增幅,同比上漲605.3%。
與此同時,汽車、光伏組件、電子設備等優質中國産品也正更快速地抵達秘魯。據中遠海運介紹,開港至今平均每月都有一艘滾裝船到港,多的時候一船能有七八百輛中國汽車,少的時候也有三四百輛。
對於進口商來説,更高的物流效率與更低的物流成本能帶來巨大競爭優勢。錢凱港開港後,秘魯因杜拉馬家電公司察覺到這一商機,第一時間選擇通過錢凱港運送貨物。
“過去,我們從中國進口家電,從發運到提貨大約需要50天。”該公司外貿主管邁拉·維利卡説,選擇錢凱港之後,海運和貨物出港時間都大幅縮短,通常30至35天就能提貨。“這幫助我們縮減成本,進而降低最終售價,將包括冰箱在內的主營産品市佔率從去年年中時約15%提升至如今的近50%。”她説。
據了解,錢凱港一期工程每年將為秘魯帶來45億美元收入,創造8000多個直接就業崗位。據錢凱港社區關係主管塞薩爾·卡喬介紹,港口已經雇傭600多名來自秘魯各地的工人,不少人經過專業培訓後成為智慧碼頭人才。隨着錢凱港業務量不斷增長,港口將招收並培養更多秘魯優秀勞動力。
目前,錢凱港已開通錢凱-上海雙向幹線等三條幹線,以及北上巴拿馬支線、智利北支線、智利南支線等三條支線在內的共計六條航線,直接輻射哥倫比亞、智利、厄瓜多爾等周邊國家。
今年2月起,厄瓜多爾出口香蕉經秘魯錢凱港中轉,僅需27天即可運抵中國。厄瓜多爾香蕉銷售與出口協會數據顯示,2025年1月至5月,厄瓜多爾香蕉對華出口增長45.56%。
在秘魯聖馬科斯國立大學歷史學家路易斯·巴斯克斯看來,錢凱港將成為拉美地區發展新的區域樞紐。“相信錢凱港將如印加古道一般,繼續帶動周邊國家共同繁榮。”巴斯克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