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20位來自新疆各地的青年舞者走進中央民族大學,成為國家藝術基金2025年度藝術人才培訓資助項目《新疆地區民族舞蹈表演青年人才培訓》的成員。
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院長姜鐵紅介紹,這20位入選項目的青年舞者來自新疆的烏魯木齊市、喀什地區、和田地區、吐魯番市、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等地,經過各地文藝團體推薦和嚴格考核後入選,其中有3位還是民族民間舞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中央民族大學為他們制定了學習方案和課程計劃,將系統提升基層民族舞蹈藝術人才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水平。
20位新疆青年舞者走入中央民族大學。陳子椿攝
“這是一次幸運而珍貴的學習機會,我希望通過學習更好地系統梳理舞蹈理論,進一步掌握如何表現民族民間舞的風格韻味,豐富現代舞的創新表演方式,還要增強編創舞蹈的能力,讓我在舞蹈之路上能夠走得更遠。”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舞蹈演員古麗努爾·阿米爾江説,在帕米爾高原上展示新疆歌舞之鄉的名片是她的理想。
玉麥爾艾力·庫爾班曾是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學生,畢業後回到家鄉岳普湖縣從事舞蹈工作,闊別十年再回母校,他非常感慨:“這次重回學校,我希望能通過學習解決在為基層群眾演出時遇到的問題,怎樣讓我們的舞蹈編創和表演既能專業化,又能接地氣,讓家鄉的基層文化生活豐富新穎、活力滿滿。”
項目負責人古麗米娜·麥麥提認為,培養和壯大基層舞蹈藝術人才隊伍是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的重要途徑,他們將在推進新疆舞&藝術從高原向高峰邁進、傳承民間非遺技藝、推進城鄉美育、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據悉,國家藝術基金2025年度藝術人才培訓資助項目由國家藝術基金資助、中央民族大學為實施主體,旨在為新疆培養一批高層次的多民族青年舞蹈表演人才,推動新疆文藝事業的繁榮發展,用藝術服務基層群眾,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深入推進文化潤疆。(記者 銀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