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工作讓我變得更強大”——黎巴嫩難民營女性用刺繡縫補戰爭傷痕-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3/28 09:08:51
來源:新華網

記者手記|“工作讓我變得更強大”——黎巴嫩難民營女性用刺繡縫補戰爭傷痕

字體:

  新華社貝魯特3月27日電(記者謝昊) 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部的夏蒂拉難民營,許多來自敘利亞的婦女在一棟建築裏圍坐在一起制作手工刺繡。她們神情專注,手法熟練,一番飛針走線,精美圖案躍然織物之上。

  44歲的扎伊娜卜·莫克達德向新華社記者展示她和夥伴們已經完工的刺繡制品:書簽、布袋、玩偶、服裝、枕頭……“刺繡是敘利亞的傳統藝術。這裏的刺繡圖案基本都是繡娘自己設計的。”莫克達德自豪地説。

  3月7日,在黎巴嫩貝魯特夏蒂拉難民營,埃斯拉·卡斯穆展示刺繡産品。新華社記者謝昊攝

  夏蒂拉難民營設立于1949年,為了收容在第一次中東戰爭中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最初,難民營只是由一個個簡易帳篷組成。如今,這片僅僅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經建起棟棟樓房,容納近萬名巴勒斯坦難民。

  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後,逾百萬敘利亞人涌入鄰國黎巴嫩躲避戰火。莫克達德帶著三個孩子,與逾萬敘利亞人來到貝魯特的“城中城”夏蒂拉難民營落腳,這裏原本就異常擁擠的生存空間更加逼仄、緊張。

  在黎巴嫩,寄人籬下的敘利亞人工作機會受到很多限制,不少人只能靠打零工謀生。對女性而言,工作機會更為稀缺。莫克達德很長時間裏只能從事家務,在陌生的環境中默默地承受戰爭帶給自己和家庭的衝擊。

  這是3月7日在黎巴嫩貝魯特夏蒂拉難民營拍攝的刺繡産品。新華社記者謝昊攝

  2021年,莫克達德接觸到一家為女性難民提供工作機會的機構。這家名為“天空”的機構幫助女性難民通過刺繡獲得收入。讓莫克達德感到高興的是,這份工作讓她得以走出家門,結識更多面臨類似處境的女性。

  “繡娘們在工作的同時,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經歷和生活,大家在親密的交流中撫慰彼此的傷痕。”她説。

  很快,莫克達德傑出的刺繡技藝和協調能力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由此成為這個團隊的管理者。在她的鼓勵下,有超過20名女性加入團隊,其中大部分來自敘利亞。未來,她打算在夏蒂拉難民營召集50名女性。

  這是3月7日在黎巴嫩貝魯特夏蒂拉難民營拍攝的刺繡産品。新華社記者謝昊攝

  30歲的阿哈德·霍蘭是五個孩子的母親。在她眼中,自己並不是這個刺繡小組的雇員,而是這個相親相愛大家庭的一員。讓她尤感欣慰的是,當拿著到手的薪水回到家中時,她發現自己的家庭地位有了明顯上升。

  霍蘭説,她有了更多家庭事務的決策權,長輩會在她出門工作時主動幫忙帶孩子。“工作讓我變得更強大。”她告訴記者,她夢想成為設計師,設計出受人喜歡的刺繡作品,改善繡娘們的生活處境,讓更多人了解敘利亞的傳統文化。

  15歲的埃斯拉·卡斯穆是這裏最小的成員,也是團隊唯一的英文翻譯。當年,卡斯穆隨家人從敘利亞阿勒頗來到黎巴嫩時只有4歲。自小在難民營長大的她非常害羞,少言寡語。然而,自從成為繡娘們的翻譯後,她接觸到更大的世界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持續的肯定讓她越發自信。

  3月7日,繡娘們在黎巴嫩貝魯特夏蒂拉難民營制作刺繡産品。新華社記者謝昊攝

  卡斯穆每天放學後都會來到這裏工作。雖然收入不算很多,但已讓她很有成就感。“以前家裏人很擔心我的心理狀態,現在他們都為我感到驕傲。”卡斯穆有三個姐姐,都在很小的年紀嫁人了。她説,如果沒來這裏工作,她恐怕也已嫁人,很難再有接觸外部世界的機會。

  卡斯穆十分珍惜這份工作和接受教育的機會。通過學習刺繡,卡斯穆發現自己對設計和藝術有著濃厚興趣。同時,她在課堂上也顯露出數學方面的天分。她的理想是成為工程師,將自己的興趣與職業結合起來。

  “希望未來有一天,我能夠回到敘利亞,依靠自己的能力重建家園。”卡斯穆説。

【糾錯】 【責任編輯:何媛 張若晨】